一直纳闷这个寒假怎么会这么长?今天,到了会场才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新学期的动员大会实在太长,信息量大得超出我的想象。于是,我不断地给我丈夫发微信,三次调整回家时间。
两校区是真的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连签到区不再分开,我得按姓氏笔画从五张名单上来寻找自己的姓名。
听他们宣布各科室人员分工名单,我在台下嘀咕:以后大家如何办公?总不至于前半周在南校区,后半周在东校区。
对了,成人教育科还在北校区。寒假培训时,我才具体搞明白确切位置所在。
连出租车司机听到我校校名时,必须追问一句:“这学校有三个校区。你去的是哪个校区?”
再听某分管新校区建设领导在会上谈新校区酝酿中的两块土地。大家在台下议论纷纷:“这已经是三国鼎立了。这新校区还要继续东鳞西爪吗?”听了校长的解释,我们恍然大悟。还是二选一,只是多一次权衡比较的机会。
会还没结束,就按照要求加入了全体教职工群。只几小时,这群已由一百多人扩充至两百多人。
散会后,按照要求去行政楼采像。随后这三天要参加全员坐班考勤。事先也没通知,有点措手不及。全盘打乱了我随后几天的生活节奏。
等到去教务科拿到课程表。看着密密麻麻的班级和课时,我实在不想多说一句话。
我必须攒下劲,留着上课时讲话。
在回来的路上,我就努力调整心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没必要去较真。
身边几位年轻同事喊着职场危机,说有下岗的危险。成天谋划着要找课带。
我倒好,课越上越多。这学期干脆跨课头。
半路接人家老师的课,我倒没什么思想压力。提前做好案头准备,到时候开讲就是。
只是那门课已经五年没上,七年没接触《红楼梦》和《窦娥冤》。我又要回归老本行,重新做回语文老师。
寒假里,弟子还在朋友圈里称我为演讲老师。上学期我带的是应用写作。这学期我又要咬文嚼字,在诗词曲赋里打滚。
也怪我自己,为什么时不时地跑朋友圈发一点心情文字?这有让同事误会我想教语文的嫌疑。
究竟是幸还是不幸?看到那么多网友如痴如醉地热爱文学,我能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作,教学相长。我还是把这当成是幸运。
静心观照,沉淀自我。好好备课和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