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读黄永玉先生《比我老的老头》,陆续写一些读书笔记,致敬原著的精彩。每日更新一篇,更至昨日完结。多谢朋友们倾注的目光,以及用心的点评。
黄永玉先生纪念师长老友的这些文章,很像西方国家的人开追悼会时候那种轻松、幽默、动情的发言。没有浮夸的哀嚎,只淡淡地、深情地,细数彼此从熟识到深交的点滴趣事。纵是经历过的悲苦、负义、屈辱都只从笔端轻飘飘滑过,极少作苦大仇深的控诉。用黄先生自己的话讲:“我只想说说这些渺小的事情。”
几十年的朋友,大风大雨一路走来,共同经历和亲睹许多大小事件。大事自有历史来回顾与定论,剩下那些在历史面前不起眼的“渺小”,由黄先生来一件一件从容拾起,牵肠挂肚,百转千回。多么令人倾慕的友谊和故事呵!
因黄先生的付出,我们有幸认识十几个苦难却灿烂的人生。钱钟书的渊博、张乐平的胆小、李可染佩珠夫妇的热情友善、齐白石老人的“吝啬”、张伯驹的从容坚韧、林风眠满身的鞭痕、沈从文的赤子心、聂绀弩一对狡猾的眼睛、郑可一身的绝技、陆志庠“抗议的㞎㞎”、余所亚行走的板凳、黄裳的朗声大笑、苗子、郁风夫妇的坚强旷达、许麟庐八十五岁的画展、吴作人的童真、郁风绝世的潇洒……这些人和事算作渺小吗?一点也不,他们无比生动,无比壮阔!
来读笔记的朋友真诚建议我:放弃摘录引用文字的形式,写一些纯粹的创作性故事、小说、散文。我很感谢,却又总这么留恋捧在手头的书,循环往复,写之又写,老太太裹脚似的没完没了……是太喜欢吗?是害怕开拓吗?是思维太封闭吗?自问却无法自答。
散总归是要散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和《比我老的老头》这两场盛宴,都相继临近告别的时刻。别也只能暂别,情感的余波需要时间来平复,何况,本心也不想别。此前以写读书记的方式来致敬,今后以别的何种方式来缅怀呢?同样,眼下没有答案。是否继续写读书笔记这件事,还没有想好。文章要看机缘,硬写是件极为难的事情。唯一能应允自己的,恐怕也只能是始终如一的刻苦和勤奋,做任何事持之以恒的愚忠与偏执……
千言万语,感恩黄先生这本书的陪伴、教诲与治愈!再出发吧,管它晴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