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连续用了两天投影机。当然没办法弄到4K的高清,看一些奇技淫巧的字体设计时,还是会不太清楚(收看对象是姜文的《邪不压正》,片头字幕出来的时候都是糊的)调到4K显示不太支持(因为用的投影设备是比较入门级别的),调到1080才勉强拖动,对成像要求苛刻的人就放弃这种投影模式了。我是喜欢那种被黑暗拥抱的气氛。平常是要去电影院体验的,现在躲在家里,也可以进入这么一个气场,是会忽略一些不达标的情况。
这么说起来的话,不开灯看电视机不就可以了吗?
很多道理,说起来字字都真切,这就是思想实验的弊病。忽略的是人的微观体感。我当然可以把灯灭掉看电视,但请些许回忆一下自己看电视的习惯和体验,是不是开一盏室内的小黄灯感受会好一些,这个从科学的意义上解释,就是电视机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和手机无益,直射眼球,会产生一个蓝光直射的效果,对视力的影响是存在的。这几年还有人提出这样会对人体分泌褪黑素导致抑制的情况,而褪黑素又是我们入睡的一个关键。这似乎也解释了人们玩手机越来越晚,入睡也越来越难的一个因果。多说一句,我们看来那么多年的脑白金的广告里面提到的老人喝了睡得香,主要也是因为脑白金就是褪黑素,区别就是它的价格比正常标注褪黑素的药片要贵上六倍左右。
投影的原理就和电影一样,是把光投到幕布上。然后人眼再去收看,发光源经过了一次折射,电影院的设备越好,折射的损耗率也就越低。从原理上来讲,并没有直盯着发光源。
人看月亮的时候,会觉得更浪漫一点,大约也是因为,月亮本身不发光,看起来稍微柔和一些,加上周围暗处的衬托,有了独特和难得的舞台。
往日在去影院的路上,看到大厅里面的LED屏幕反反复复地播着预告片,在电信营业厅里的展示区里也看到4K成像的大电影循环播放着。但心态都是走马观花,瞅一眼是一眼。从未想认真坐下来看个故事。进入影厅,就不同,是个仪式感,至今还有朋友是那种,不看到片头龙标还会生气的人,认为没有完全体验到整部电影的效果,犹如上来一盘鱼,鱼头被人挖掉。
电影的屏幕太太,眼睛是有焦点的。也会有二次观影的时候,可以在同样的时长里,看到不一样的角落和细节,这会让人觉得有二刷的驱动。当然,现在再厉害的电影,也很难让人去二刷了。这样说,我们二刷三刷的目的不是电影有多么好看耐看,而是出于去陪伴不同的人士去电影院所产生的需求而来。
再强调一遍,在家里看投影,追求的不是高清,更多的是在黑暗里面思考的角度,相信我,即便你调出来的视频只是芒果台的一档综艺真人秀,但你在看投影的时候,和你在拿着手机看的时候,会产生微妙的客体变化,在屏幕和眼睛之间,被调暗的部分,就是具象化的思考的池子,从混沌的暗处,总感觉能滋生出一点什么出来。
这跟满坑满谷,亮亮堂堂的看电视,有着小小的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