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物-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自东晋十六朝至隋朝,始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止于589年隋灭陈国。

南朝(420-589)包括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是南朝四个朝代存在时间最久的,共60年。宋武帝刘裕以宋为国号,改元永初,史称刘宋。宋武帝去世后,宋少帝继立,因为嬉戏失德,被辅政大臣所杀,改立宜都王刘义隆,是为宋文帝。文帝一朝出现了宗室、士族、寒门相互制衡的政治平衡局面,在此基础上,提倡节俭并澄清吏治,开创了元嘉之治。453年,宋文帝被太子刘邵所杀,三子刘骏趁机率军夺位,即孝武帝宋孝武帝在位前期在政治、经济、军制、户籍等领域等领域均推行了系列改革,统治时期,发生两起宗室战事,最后还屠广陵城。当时民谣言道:“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即表示这段历史。公元464年,孝武帝病逝。孝武帝子前废帝刘子业继立后又大杀宗室,后为湘东王刘彧所杀,是为宋明帝。然而他亦大杀宗室。明帝子后废帝刘昱继立后政局动荡,履有叛变,将军萧道成渐渐掌握军权。后废帝去世后,萧道成拥立宋顺帝刘准,独揽朝政,于479年篡位,建国号大齐,改元建元,史称齐高帝,南朝宋亡

是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24年。齐高帝属于兰陵萧氏的世族,但地位不高,所以遭世族权贵鄙视。他的政风也如同宋初,为政节俭,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赜继立,即齐武帝。齐武帝为政清明,与北魏无战事,安民保境,史称“永明之治”。齐武帝去世后,由皇太孙萧昭业继立,由萧子良萧鸾辅政。然而萧昭业奢侈荒戏,国政渐由萧鸾掌握。萧鸾有意篡位,杀萧昭业后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废帝自立,是为齐明帝。齐明帝继位后,利用典签官大杀宗室诸王,高帝与武帝的子孙都被杀尽齐明帝去世后由太子萧宝卷继立,其昏庸残暴,杀害顾命大臣,激起各地方镇叛乱。乱事平定后,他又杀平乱有功的雍州刺史萧懿。501年萧懿之弟萧衍宣布举兵,在江陵立宝卷弟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萧衍在攻入建康后,齐帝宝卷被将军王珍国所杀。在次年萧衍篡位,国号大梁,史称梁武帝,萧齐亡。

武帝过于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为僧,也是颇为传奇的一个皇帝。梁武帝为兰陵萧氏的旁支,为人节俭,勤政爱民,使得梁朝前期开创盛世,国力胜过逐渐混乱的北魏。东西魏时期,东魏将侯景受东魏及西魏逼迫投奔梁,梁武帝任用他北伐东魏。但在梁军战败后,梁武帝意图送还侯景以求和。侯景得知后举兵叛变,南攻建康,史称侯景之乱。梁武帝退至台城,后被囚禁饿死。建康沦陷后侯景屠杀江南世族,为南朝政治带来毁灭性打击。侯景先后立杀梁简文帝萧纲及淮阴王萧栋,最后篡位,建国汉。之后湘东王萧绎击败了其他梁朝宗室势力,派遣大将合军讨伐侯景,侯景战败逃跑,后被部下所杀,侯景之乱平定。湘东王萧绎于江陵继位,为梁元帝。之后据守益州的武陵王萧纪称帝并进攻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武陵王萧纪后为西魏攻灭,益州亦被西魏夺走。次年,萧詧引西魏军趁机攻陷江陵,梁元帝被杀,西魏立萧詧为魁儡,史称西梁。梁元帝被杀后,陈霸先与王僧辩立晋安王萧方智为帝,即梁敬帝。而后北齐送萧渊明南下,梁军被击败,王僧辩屈事而迎立萧渊明为梁帝。陈霸先于是率军击杀王僧辩,复立梁敬帝,557年篡位,建国号为陈,定都建康,改元永定,史称陈武帝,梁亡。

是中国历史上仅一家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是为陈武帝。陈武帝死后其侄陈蒨继位,即陈文帝。此时盘据两湖原是萧绎部将的王琳叛变,联合北齐、北周大军东征建康。陈文帝先是击溃王琳北齐联军,继而封锁巴丘,阻止北周顺江东进,国势方定。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复苏江南经济,使南朝陈国势强盛。陈文帝去世后由太子伯宗继位,即陈废帝。不久,其叔安成王顼废帝自立,即陈宣帝。当时北周意图灭北齐,于是邀陈朝共伐北齐。陈宣帝有意收复淮南于是同意,并于573年派吴明彻北伐,两年后收复淮南。杨坚在建立隋朝后陈宣帝去世,由太子叔宝继位,即陈后主。他荒淫奢侈,国政大乱,朝政极度腐败。588年,隋文帝任杨广为主将,发动南征。陈后主恃长江天险,照常歌舞。隔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与爱妃张丽华、孔贵人避入井中后被俘,南朝陈遂亡。隋朝统一,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北朝(386-581)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

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

北魏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国号魏,史称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的经营下逐步壮大。拓跋珪与后燕交恶,率军攻破后燕首都,迁都至平城,并在次年称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残忍,后为其子拓跋绍所杀。同年道武帝长子拓跋嗣平乱继位,即明元帝。他攻下刘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焘继位,即太武帝,他励精图治,国力大盛,并屡次攻掠刘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胁后展开统一北方战争。从431年到439年,太武帝先后消灭胡夏北燕、北凉三国,又击溃柔然,与南朝宋对峙。北方、南方至此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北魏虽国力鼎盛,但北有强敌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太武帝于后期刑罚残酷,最后被宦官宗爱所杀,宗室之乱至文成帝时方平定。献文帝执政时,被其母冯太后毒杀。冯太后改立献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并把持朝政。孝文帝可能因冯太后的关系而倾慕汉文化,认为鲜卑人应该要深入汉化。他为人英明好学,在亲政后扩建首都平城为汉城,后南迁洛阳。开创了北魏黄金时代。

北魏分裂。499年孝文帝去世后由宣武帝继任。孝明帝继任后,由胡太后执政。早在北魏初年,为了避免柔然入侵北都平城,于阴山黄河一带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等六镇来拱卫首都。六镇将领由鲜卑贵族担任,将士多是鲜卑族或汉族的高门子弟。他们被视为“国之肺腑”,可随时返京任职。但在迁都洛阳后,六镇地位下降。由于仍保有鲜卑原始习性,被汉化的贵族歧视为“代北寒人”,将领升迁备受压抑,心怀不满。至魏孝武帝,为高欢所制,西逃投奔宇文泰。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即东魏孝静帝,迁都邺城。孝武帝西奔后不久被宇文泰毒杀,宇文泰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西魏文帝,定都长安。

东魏534年建立,西魏535年建立。东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后裔所继承,实际上分别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数年后分别篡夺,形成北齐与北周的对峙。基本上东西魏为沿山西陕西的边河黄河为界。东魏由鲜卑化的六镇流民及河北世族所组成,西魏则逐渐汉化。556年宇文泰去世后,其侄宇文护专政。他于隔年废西魏恭帝,国号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觉为北周孝闵帝,西魏亡。

高欢病死晋阳后,长子高澄继承霸业,但不久离奇遇刺,其弟高洋继任后于550年废杀东魏帝,并屠杀东魏皇室,东魏亡。高洋建立北齐,改元天保,史称北齐文宣帝

北齐继承东魏版图,于550年由文宣帝建国。文宣帝先后击败库莫奚契丹、柔然、山胡(属匈奴族)等族,并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区。在经济方面,农业、盐铁业、瓷器业都相当发达。然而齐文宣帝在后期荒淫残暴,屠杀汉人世族,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使得北齐国势衰落。齐废帝继立后,由其叔高演辅政。高演不久即篡位杀帝,是为孝昭帝。孝昭帝在位期间,国力渐渐复元,还亲征库莫奚。但于两年后去世,由其弟长广王高湛继立,即北齐武成帝。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齐国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后主高纬继立。高纬同其父昏庸好色,国政混乱,还诛杀名将斛律光。之后北齐被陈攻下淮南,并在577年亡于北周。

北周继承西魏版图,于556年由北周孝闵帝立国,但朝政由堂兄宇文护掌握。后周武帝宇文邕采韬晦之计,在十二年后成功杀死宇文护,亲掌朝政。奉行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培养大批具有儒家思想观念的人士,作为政权的支柱。吸纳汉族人士为兵源,补充了北周的兵力,北周国力更盛。577年周武帝东征北齐,北齐亡。周武帝统一北方后又获得李德林等关东世族的归附,立即南征陈,但于同年逝世,而后北周发生内乱,伐陈之战于是作罢。杨坚为北周12大将军杨忠之子,还是太子宇文贇的岳父。578年周武帝去世后,由太子宇文贇继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并夺人妻子。他杀宗室功臣宇文宪并大撤诸王就国。杨坚开始集结文武诸臣,形成一股庞大的集团。周宣帝去世后,其子宇文阐继位,即周静帝,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入朝辅政。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起兵讨伐杨坚,史称“三总管叛乱”。杨坚得李德林策划,以韦孝宽等人平定了叛军。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

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自永嘉之乱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的“南北朝时代”结束。

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世族拥有大量不需付税的依附人从事生产与作战,影响朝廷的税收。虽然南朝皇帝仍然需要主流世族的拥护,不过也扶持寒门以平衡政治势力,并且在南朝梁时萌芽出科举制度。南朝世族因为长期安逸而逐渐衰退,在侯景之乱後彻底崩溃。

北朝胡族缺乏政治的经验,所以重用汉人世族,引起双方的文化采借,久之形成文化混合,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最盛。混合的过程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政治斗争或种族冲突。北周鲜卑军比北齐少,政治地位不如南朝陈。最后借由宇文泰开创的关陇集团,吞并政治日趋腐败的北齐。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掌握朝廷,通过授禅北周静帝建立隋朝,经营八年之后,发兵灭南陈统一中国。开创出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隋唐帝国。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其中南朝风格偏向华丽纤巧,而北朝风格偏向豪放粗犷。南朝文学代表是骈文,讲究格律、词藻、用典,内容多脱离实际生活,抒发一些富贵闲愁。而北朝代表人物是北地三才,即邢邵魏收温子昇。叙事长诗以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为代表。民歌方面,由与南北文化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乐府诗集》即有“豔曲兴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的说法。

在文学研究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编选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这两部巨著都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道教影响了中国艺术及科学。例如《游仙诗》等文学,描述神仙飘逸之妙或藉由神仙之说抒发情怀。道教名士陶弘景陆修静均擅长神仙文学。

(1)宋武帝-刘裕

(363—422),南朝宋创建者。公元420—422年在位。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德舆,小名寄奴。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家贫,以种地、樵渔、卖履为业。初为晋冠军司马。安帝隆安三年(399),辅国将军刘牢之引为参军,从击孙恩。元兴三年(404),与北府诸将于京口起兵,讨篡位之桓玄。次年迎安帝复位,为镇军将军,都督荆、司等十六州诸军事,领青、徐、兖三州刺史,镇京口。义熙四年(408),入朝辅政,为侍中、录尚书事、扬州刺史。五年征南燕,次年灭之,屠燕都广固(今山东青州西北)。还军击平卢循。旋授太尉、中书监。

八年西征,翦除荆州刺史刘毅,又命朱龄石率军攻蜀谯纵,次年蜀平。在朝禁豪强占山泽,依界土断侨民、并省侨郡县。十一年,平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又北伐关中,十三年,灭后秦。次年还至彭城,受相国、宋公、九锡之命,即居彭城。遣王韶之杀安帝,立恭帝。元熙元年(419),进爵为宋王,移镇于寿阳(今安徽寿县)。二年入建康,代晋称帝,国号宋,年号永初。卒谥武皇帝,庙号高祖。著有《皇帝兵法》、文集,皆佚。

(2)宋少帝-刘义符

(406年—424),字车兵,晋陵郡丹徒县(今江苏镇江)人,先祖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第二位皇帝,刘裕长子,母为张夫人。

颇有膂力,善于骑射,解读音律。东晋时期,先后担任豫章公世子、宋国世子,迎娶海盐公主。宋武帝即位,册立为皇太子。永初三年(422年),正式即位,年号“景平”。

刘义符在位时居丧无礼,又好为游狎之事。群臣谏言,一概不听。北魏兵犯境,作战失利,将军自劾,国人惊惶,他也不管。景平二年(424年),被权臣徐羡之、谢晦等人所废,降为营阳王,遭到杀害,年十九岁。

(3)宋文帝-刘义隆

(407年—453年),字车儿,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第三位皇帝(424年~453年在位),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宋少帝刘义符的弟弟,母为文章太后胡道安

身材魁梧,博览群书,擅写隶书。东晋时期,历任徐、司、荆三州刺史,受封彭城县公。元熙二年(420年),授镇西将军,册封宜都郡王。元嘉元年(424年),正式即位,剪除权臣后,延续宋武帝刘裕治国方略,在“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查户籍,免除“通租宿债”,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积极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遣将裴方明后仇池国,遣将檀和之重创林邑国,三度出师北伐北魏遭到失败。

元嘉三十年(453年),为皇太子刘劭所弑,时年四十七岁,谥号为文,庙号太祖,葬于长宁陵。

(4)刘义庆

(403—444)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裕侄。

袭封南郡公,永初元年(420)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后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5)王弘

(379—432)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休元。王导曾孙。

初为晋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后转刘裕镇军府咨议参军。宋初,迁尚书仆射,掌选举。奏弹世子左卫率谢灵运滥杀,灵运因之免官。迁江州刺史。景平二年(424),司空徐羡之等谋废立,被召入朝。文帝即位后,累迁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元嘉五年(428),大旱,引咎降为卫将军。曾与八座丞郎论士人犯法科罪事,以为士人可不受同伍之谪,而罪其奴客。无奴客,可令输赎。文帝从之。又上言以年十五至十六为半丁、十七为全丁,以改旧制十三为半役、十六为全役,亦从之。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著有《书仪》,已佚。

(6)范晔

(398—445)南朝宋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字蔚宗,小字塼。范泰第四子。

少好学,后博览经史,善为文章,精于音乐。历仕冠军参军、兵部员外郎、荆州别驾从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任宣城太守,开始撰写《后汉书》。在此以前,记述东汉事迹的史书已有多种,但他以为都不能令人满意,乃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华峤《汉后书》等众家之书,删繁补缺,从事著作。后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参预机要。

十二年,因被告发与孔熙先、谢综等谋立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为帝,以谋反之罪入狱,被杀。所撰《后汉书》,原计划有十纪、十志、八十列传,惟十志未成而死。他对此书深为自负,对于所作序、论及赞,称之为“天下之奇作”、“吾文之杰思”。在狱中时有《与诸甥侄书》,述其著书旨意。

(7)裴松之

(372—451)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世期。

东晋时历仕殿中将军、吴兴故鄣令、尚书祠部郎、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曾随太尉刘裕北伐。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封西乡侯。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于简略,命他为之作补注。遂广搜资料,精心撰作,征引之书多达二百十种,于元嘉六年(429)写成《三国志注》。文帝以“此为不朽”,与寿书并行于世。其后又历仕永嘉太守、南琅邪太守等。八十岁时,奉命继何承天撰写本朝历史,旋病死。尚著有《晋纪》、《宋元嘉起居注》、《裴氏家传》、《集注丧服经传》等。

(8)谢灵运

(385—433)南朝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小名客儿。晋散骑常侍谢玄孙。晋末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少好学,有盛名,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行参军。义熙中,为刘裕相国从事中郎、太子左卫率。坐辄杀门生免官。宋初复起用。自以未参机要,常怀愤慨。少帝时,因非毁朝政,出为永嘉太守。在郡浪游山水,不久称疾去职。移家会稽,营修别业,作《山居赋》并自注。又著《辨宗论》,申道生顿悟之义。元嘉中,召为秘书监,使整理秘阁书,选四部目录六万余卷。寻迁侍中,坐日夜游宴免官。东还,与族弟惠连及何长瑜、荀雍、羊璿之等以文章赏会,时谓“四友”。尝率数百人自始宁南山伐木开道,直至临海。后为临川内史,以谋叛罪徒广州,旋被杀。

卓有文才,其诗多写江南风光,创山水诗派。与颜延之齐名,并标“颜谢”。著有《游名山志》及文集,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9)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南朝宋齐时范阳道县(今河北涞水)人,生于建康(今南京),字文远。

曾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江苏昆山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职。时刘宋朝颁行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他经长期研究、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所推冬至时太阳位置与实际差三度,冬至、夏至时刻差一天,五星出没时间差四十天等错误,遂自行编制新历。于大明六年(462)奏上。后世称之为《大明历》。

时遭倖臣戴法兴之辩难。他随戴之所难而辩析之,辩章坚持科学,反对浮词,为科学史上一篇名文。终其一生,《大明历》未得颁行。直到梁天监九年(510),经其子祖暅请求,才得颁行。曾深研《九章算术》及刘徽注,写成若干篇专论,附缀于刘徽注之后,遂称《缀述》。其后祖暅继承父业,完成《缀术》六卷(一称五卷)。

他在圆周率计算方面达到很精密的程度。其结果有密率π=355113。并得3.1415926<π<3.1415927。此式表明,其圆周率已推到小数点后七位。而密率与德国人奥托(ValentinusOtto)于1573年所得相同。他“又设开差幂,开差立,兼以正负参之”。当代数学史家认为他不但已能解二次及三次方程,而且可解其系数有正有负的方程,成为后来宋元时期提出的高次方程解法的先声。

除历法和数学外,他还制造过各种奇巧的机械,如指南车、千里船(日行百里)、欹器、水碓磨等。他还通晓音律,史称“独绝”。著有《九章术义注》、《述异记》、《易义》、《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释孝经》、《安边论》等。

(10)齐高帝-萧道成

(427—482),南朝齐创建者。公元479—482年在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绍伯,小字斗将。

初为宋雍州刺史萧思话左军中兵参军。明帝末,官至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遗诏以右卫将军领卫尉,与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渊、中领军刘勔共掌机要。后废帝元徽二年(474),桂阳王刘休范反,自请屯新亭(在今江苏南京)以当其锋。事平有功,迁中领军,进爵为公。与粲、渊、刘秉更日入值决事,号为“四贵”。五年,杀后废帝,立顺帝,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沈攸之反于江陵(今湖北荆州),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反于石头(今江苏南京清凉山),领军刘韫、直閤卜伯兴反于宫廷,悉击平之。进位至齐王。升明三年(479)四月,迫顺帝禅位,年号建元。博学有文采,工草、隶,弈棋第二品。身不御精细之物,每谓:使我临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尝诏东观学士撰《史林》三十篇。卒谥高帝,庙号太祖。

(11)刘勰

(约465一约532)南朝梁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字彦和。

早孤,笃志好学。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官至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深为昭明太子萧统所重。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经典。早年尝依沙门僧佑,博通经论,长于佛理。建康寺塔及名僧碑志,多其所撰。后于定林寺变服出家,改名慧地。寻卒。

(12)谢眺

谢朓(464—499)南朝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玄晖。

少好学,文章清丽。起家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时,为竟陵王八友之一。郁林王隆昌初,以中书郎度出为宣城太守。明帝建武年间,又曾出为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永泰初因告岳父王敬则谋反,迁尚书吏部郎。永元元年(499),以泄露江祏兄弟欲立始安王萧遥光事,为祏构罪被害。长于五言诗,与谢灵运并称“二谢”。与沈约等创永明诗体。有集已佚。后人辑有《谢宣城集》。

(13)梁武帝-萧衍

(464—549)南朝梁创建者。公元502—549年在位。南兰陵(治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字叔达,小字练儿。齐高帝族侄。

起家齐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为竟陵王萧子良八友之一。明帝建武中,为雍州刺史,镇襄阳。东昏侯永元三年(501),起兵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次年,自立为帝。国号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年号天监。尝制九流常选;立国学,置五馆,五馆生不限门第;又立集雅馆、士林馆。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等凡二百余卷。笃信佛法,大建寺院,三次舍身同泰寺。尤长释典,制《涅槃》、《大品》诸经义记数百卷。长于音乐诗赋,并善书法。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临贺王萧正德反。次年三月台城失守,遂忧愤而卒。谥武帝,庙号高祖。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14)萧统

(501—531)即昭明太子。南朝梁武帝长子。字德施,小字维摩。

天监元年(502)立为太子。喜山水,好文学,不畜声乐。时东宫藏书近三万卷,名士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所未有。常相讨论篇籍、商榷古今,闲则继以著述。卒谥昭明。编《文选》三十卷,以“事出沉思,义归翰藻”为选诗文的标准。又集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集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所著文集,亦有二十卷。

(15)梁元帝-萧绎

(508—554)公元553—554年在位。字世诚,字七符。武帝第七子。

天监十三年(514)封湘东王,镇江陵(今湖北荆州)。太清元年(547)为荆州刺史。侯景乱梁,拥众逡巡。景未平,杀信州刺史桂阳王萧慥于江陵,又与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相互攻击。景举兵西进,败于巴陵(今湖南岳阳),乃命王僧辩讨之。大宝三年(552),景平,武陵王萧纪称帝于蜀。他亦在江陵即位。次年,武陵王率众东下,至西陵,为其所败。承圣三年(554),雍州刺史萧詧引西魏兵来攻,江陵被围,烧所藏图书十余万卷,城陷被杀。追尊为元帝,庙号世祖。性好矫饰,多猜忌,而工书,善画,能文。著有《孝德传》、《怀旧志》、《金楼子》等四百余卷。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梁元帝集》。

(16)侯景

(503—552)南北朝时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人,或云雁门(治今山西代县)人,字万景。羯族。

北魏北镇戍兵。从尔朱荣破葛荣,又从高欢诛尔朱氏。东魏时,官至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欢死,惧欢子澄不容,遂举河南降梁。受封河南王。旋为东魏慕容绍宗所败,南奔梁。于太清二年(548)袭据寿春(今安徽寿县)。勾结梁临贺王萧正德作乱,围建康(今江苏南京),次年,破台城。梁武帝饿死。他先后立萧纲、萧栋为帝。既而自立,国号汉,建元太始。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遣王僧辩、陈霸先击平之。他在逃亡时被部下所杀。

(17)沈约

(441—513)南朝梁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字休文。历仕宋、齐、梁三朝。

宋时官至尚书度支郎。齐时历仕著作郎、中书郎、国子祭酒、南清河太守等。梁时历仕侍中、扬州大中正、尚书令等。卒谥隐侯。二十余岁时,以晋代尚无全史,即开始撰述,历时二十余年,撰成《晋书》一百二十卷。齐高帝时奉命撰齐史。武帝永明二年(484),以著作郎撰次起居注。五年奉命撰《宋书》,据徐爰所著《宋书》之资料加以补充订正,自定体例。

笃信佛教,谙于佛典,坚持神不灭观点,著有《难范缜神灭论》等。对儒佛之争,持调和态度。精文学、音律。与谢朓等作诗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又著有《齐纪》、《(梁)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四声谱》等。好典籍,聚书至二万卷。著作今存者,除《宋书》外,尚有明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所辑《沈隐侯集》一卷。

(18)陈武帝-陈霸先

(503—559)南朝陈创建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东)人,字兴国,小字法生。

初为乡里司,后至建康为油库吏。辟为梁广州刺史萧映中直兵参军。因参预平定交州土人李贲之乱,除振远将军、西江督护、高要太守。侯景乱梁,遂于太清三年(549)自广州起兵入援。承圣元年(552)会征东将军王僧辩西军于江州(今江西九江)白茅湾,乃结盟讨景。景平,镇京口(今江苏镇江)。四年,西魏陷江陵(今湖北荆州),元帝死,与僧辩定议立萧方智为梁王。僧辩旋纳北齐所送萧渊明为帝,以方智为皇太子。绍泰元年(555)京口秘密起兵,袭杀僧辩,黜渊明,立方智为帝,是为敬帝。继平僧辩部将杜龛、韦载、王僧智。太平元年(556),北齐军十万进至倪塘(今江苏南京东),与诸将奋击,大破之。次年进位太傅,封陈公。旋废方智自立,建立陈朝。卒谥武帝,庙号高祖。

(19)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371—409)即。北魏创建者。公元386—409年在位。鲜卑族。拓跋什翼犍孙。

其先世拓跋猗卢曾建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后乘前秦淝水战败复国,称代王,旋改国号魏。建元登国,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未几,大败叔父窟咄和刘显,统一各部。复于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击溃后燕主力。皇始二年(397),破后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称帝,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置博士。诏订官制,立爵品,著律令。又设立八部,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余家于代都,迁后燕境内民吏及徒河、高丽族人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余万口于代都附近,称为新民,实行计口授田。复下令离散四方来附诸部,分土定居,从事耕种。二年,大破高车,获大量生口马牛羊。五年,破后秦姚兴军。晚年政事苛暴,屡杀大臣,朝野危惧。天赐六年(409),为次子拓跋绍所杀。谥道武帝。庙号太祖。

(20)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408—452)公元423—452年在位。字佛狸。鲜卑族。明元帝长子。泰常八年(423)即位,时年十六。

因柔然屡犯边境,亲自率军迎敌,击破柔然。神䴥二年(429),又亲征柔然,直抵可汗庭,高车族三十余万人纷纷归附,国力大增。此后,攻灭夏、北燕、北凉,于太延五年(439)一统北方。信用以崔浩为首之汉族官僚,将八部纳入尚书省。崇奉道教,尊寇谦之为天师。太平真君六年(445),镇压卢水胡人盖吴起事。次年,下诏灭佛。十一年,大举南攻宋,于瓜州等地大肆杀掠,遭顽抗而被迫退兵。复以“暴扬国恶”之罪杀司徒崔浩及其戚族、属吏。正平二年(452),为中常侍宗爱所杀。谥太武帝。庙号世祖。

(21)北魏孝文帝-元宏

(467—499)或作拓跋宏。元471—499年在位。鲜卑族。献文帝长子。

皇兴五年(471),即帝位,改元延兴。时年幼,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太和九年(485),实行均田制。次年立三长制。十四年,太后死,乃亲政。十七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迁都洛阳(今属河南)。此后几年中,大力推行汉化:禁鲜卑语,凡朝廷官员年三十以下者均须讲汉话;禁鲜卑服,令着汉人服装;改胡姓为汉姓,以拓跋氏为元姓等;变南徙鲜卑人籍贯为洛阳人,死后葬于洛阳。

鼓励与汉人通婚,自己与诸皇弟均娶汉世家大族女为妃;行门阀之制,以鲜卑八姓和汉五姓为最高门第,凡厮养之户不得与士民为婚;参照汉、晋、南朝典章旧制,审订新律令、官制及朝仪。又督劝田畴,分遣侍臣巡访民间,赐贫穷孤老以粟帛。亲祠孔庙,至太学问博士经义。为推行改制,曾处死太子恂,又平定鲜卑贵族元隆、元业及官僚穆泰、陆叡等人之叛乱。虽戎马倥偬,仍喜好读书,举凡五经、史传、百家之言,无不该涉。坐讲儒学,善谈《老》、《庄》,尤精释义。诗赋铭颂,任兴而作。听览政事,从善如流。又多力善射,屡兴兵南攻齐,欲成一统之业。二十三年,复来征齐,病死于谷塘原行宫。谥孝文帝。庙号高祖。

(22)郦道元

(约470—527)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字善长。

太和十八年(494)以尚书主客郎随孝文帝北巡,沿途考察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抚冥(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南)、柔玄(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等镇和阴山(今大青山)一带地理情况。后为治书侍御史,又历任颍川郡太守、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和御史中尉、河南尹。孝昌三年(527)为关右大使,至阴盘驿(今陕西西安市东北),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

为政威猛,执法严峻。好学博览,留心考索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历史地理现象。为《水经》作注,约正光三年(522)撰成兼具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四十卷。道元著述,原不限于地理,但流传于后世的,唯《水经注》一书。

(23)贾思勰

北魏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南)人。曾任高阳(治今山东淄博东北)太守。专心农事,广采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著成《齐民要术》一书。

(24)兰陵王-高长恭

(?—573)北齐勃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西)人,一名孝瓘。高澄第四子。封兰陵王,累迁并州刺史。

突厥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奋力抗击。河清三年(564),周发兵攻齐,围洛阳,他与大将军斛律光等驰援,战于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亲率中军骑兵五百突入周军,直至金墉城下,召城中齐军夹击,大败周军。因貌美而勇,常著假面对敌,齐人壮之,作《兰陵王入阵曲》,效其指麾击刺之容。历尚书令、太尉。以屡立战功为后主所忌,乃托疾家居,终被鸩死。

(25)宇文泰

(507—556)北朝时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字黑獭。其先为匈奴远支,后与鲜卑族合。

少随父在五原降户鲜于修礼军,继随贺拔岳迎魏孝庄帝回洛阳。又入关破万俟丑奴,定陇右,行原州事。太昌元年(532),岳为关西大行台,委以左丞,领台府司马,事无巨细,皆参预议决。寻为夏州刺史。永熙三年(534),岳为侯莫陈悦所害,遂为其众所推,率军攻杀悦,威镇秦陇。拜关西大行台,传檄方镇,誓除丞相高欢。八月,迎魏孝武帝入关,寻杀帝,立元宝炬为帝,专军国大政,授大将军,进位丞相。

西魏大统元年(535),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改封安定公。十四年进太师,后以冢宰总朝政。军纪严明,知人善任,拔李弼、独孤信等于戎伍之中,又擢用苏绰、卢辨于儒士之间。锐志改革。上三十六条新制,禁贪污、裁减官员、实行屯田等,以为“中兴永式”。颁行均田制,又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编为十二军,由八柱国统率,创立府兵制度。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基础。卒谥文公。闵帝受禅,追谥文皇帝,庙号太祖。

(26)独孤信

(503—557)北朝时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人,本名如愿。鲜卑族。

北魏正光五年(524),与武川军主贺拔度等攻杀破六韩拔陵将领卫可孤。初为尔朱荣别将,继从贺拔胜镇荆州,表为大都督。永熙三年(534),胜弟岳为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所害,他入关抚其余众,并率众属夏州刺史宇文泰。及魏孝武帝西迁,弃家单骑追从,进爵浮阳郡公。寻拜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大败东魏荆州刺史辛纂,遂定三荆,以功拜车骑大将军。旋与东魏将领高敖曹、侯景激战,以寡不敌众,兵败奔梁。西魏大统三年(537)北还。六年,与司空李弼败侯景于荆州,出为大使,抚慰三荆。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劝课耕桑,流民归者数万家。丞相宇文泰嘉其功,赐名信。北周孝闵帝即位,迁太保、大宗伯,进封卫国公。以赵贵欲杀晋公宇文护被诛事连坐,被逼自尽。有三女为周、隋帝后。杨坚即帝位,追赠太师、上柱国、赵国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晋朝(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https://baike.baid...
    遥小吧阅读 612评论 0 7
  • 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
    遥小吧阅读 615评论 0 7
  •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https://baike.baidu.com/item/%E5%...
    遥小吧阅读 564评论 0 10
  •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西周覆灭后,诸侯[https://baike.baidu.com/item...
    遥小吧阅读 938评论 0 4
  •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https://baike.baidu.com/item...
    遥小吧阅读 53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