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有这么一个的群体,他们虽住着七八十万的楼房,但不敢尽情享用。冬季不舍得交取暖费,夏季不舍得开空调,日常“伙食”要从农村老家带-萝卜、白菜、土豆、馒头……
欲说“穷”,却住着七八十万的楼房,说“不穷”,却实在过得寒酸,他们无疑成了时代里的“新型穷人”。债务缠身却享受不了“低保”政策,身无分文还要在城市的楼房里“看家护院”。
深究其原因,却令人感到无可奈何的痛惜。
不知从何时起,农村结婚也开始流行配备婚房。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老百姓肩上的单子加重了许多,尤其家里有儿子的,父母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筹谋房款。
对于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农村劳动者来讲,一笔房款在他们面前有如天文数字。就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算,一个四线的小县城,位置比较偏的楼房,其一平米的价格都在7000元左右,如果进行简单装修,一套楼房下来至少80多万。
对于一个靠卖力气的农民工来讲,一天工资200元,一年工作8个月,一年收入才4.8万,去除家里零零碎碎的开支,一年最多4万元存款,也就是80万的楼房需要用年近花甲的孱弱之躯奋斗20年!
不管多么难,事实已然摆在面前,结婚买楼已经是常态化,已经成了人们必须遵守的婚姻约定-只要结婚就一定要买楼。
幸亏有银行贷款,父母可以尽其全力付上楼房首付,让儿媳妇先过门,然后一步步还贷款。
债务繁重,光靠父母是永远还不完的,于是婚后的小两口度过蜜月期后,便提起行囊外出打工,而空荡荡的楼房,只剩下手无缚鸡之力的老母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偶尔还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临时工来补贴家用,看起来真的令人心酸。
婚姻本来是幸福的开始,却因“楼房”变得沉重与酸涩。一家人聚少离多,自然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
1.如果媳妇生了小孩儿,在家带孩子,老公外出打工,那么“婆媳矛盾”必然浮出水面,不是婆婆委屈,就是媳妇委屈,家庭矛盾难以调和;
2.因为丈夫外出打工,媳妇独守空房,丈夫或妻子,难免有人“骚扰”,一不小心就会“红杏出墙”。婚姻还没有拉开序幕,就面临着感情上的挑战,婚姻危机随时引爆;
3.妻子在家带孩子,娘家人必定常常光顾,照顾孩子的方式方法会与婆家产生分歧,于是一些摩擦便不可避免;
4.倘若夫妻没有“造人计划”,那么家里只剩下孤零零的老母亲,一旦生病了或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
这是家里有一个儿子的压力,如果有两个儿子,那么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讲,无异于坠入了债务的无底洞。
老家有位阿姨,年轻时候体弱多病,除了勉强做些简单的家务,其它工作根本无法胜任,直到去年大儿子大学毕业,小儿子高中毕业,她突然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能将家里的一切活做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外出做工,包揽了一切脏活、累活与重活,身体素质变得出奇的“好”。
事实上,阿姨还是以前的阿姨,身体素质并没有变好,而是因为儿子毕业将要娶媳妇,楼与车的结婚必备品,给老阿姨逼上了“梁山”,阿姨不得不咬紧牙关为儿子攒钱买楼,强大的“精神支柱”让阿姨变成了一架“战斗机”,哪里有赚钱的机会,哪里就会有阿姨“冲锋陷阵”的身影-喂猪、掏粪、搬石头,有时候累得身体酸痛瘫软,就吃上“顶药”第二天继续干。
这就是普通家庭有儿子的真实写照。
非常感慨的是,我们的父母,在年青时候没有享过福,到了老年还得帮儿女还房贷,我们的父母,在年青的时候受“腐朽文化”的迫害,受婆婆气、丈夫气,到了晚年,又要对儿媳妇“毕恭毕敬”,甚至受气,我们的父母好委屈,我们的父母好难啊。
当然,不得不承认,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有的青年才俊不靠父母,依然可以买楼买车,娶妻生子,他们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内心不断砥砺自我,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实现理想,这样的好男儿的奋斗途径多姿多彩:
1.学习途径。有很多农村出来的孩子成绩优异,考上了一流大学,品学兼优,拿下了一项又一项奖状,毕业后成为公司的佼佼者,而后晋级,最终名利双收,为婚姻创造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2.技能途径。很多年轻人,谙于技能,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但善于琢磨,在某一技术领域成为“蓝领明星”,他们的收入甚至接近“白领”,通过几年努力,三四线城市的楼房还是可以买下的;
3.商业途径。有的年轻人,既没有学历,有没有特殊技能,但善于“待人接物”,很容易接近有能力的商人,于是左右逢源、见机行事、抓住机遇,一次合作就赚的盆满钵满,如此心藏锦绣、何患无“妻”。
生活如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文化概念的冲击,必然造成诸多社会问题,有的看起来令人心痛,有的看起来绚丽夺目,做为我们年青人就要在新时代的格局下自强不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实现父母的安逸、父母的幸福。
一言概之,“新型穷人”须在年青人的不懈奋斗下得以消灭!
齐帆齐微课齐帆齐写作进阶营第76篇(1884字)9902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