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 王子
越来越多的家长承认,阅读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关键作用。
我见过太多家长,即使自己从不读书、讨厌读书,却也十分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爱读书的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孩子的学校接受十几年的教育,喜欢读书的人并不多;走向社会后,如释负重——这辈子再也不用读书了。
小说家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是给自己建造一个庇护所,这样可以避开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痛苦。”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读者?养成阅读习惯?甚至是终身阅读者者?
澳大利亚学者布莱恩·坎波恩,通过几十年的课堂观察,总结出所需的8个条件。
一、㓎入
置身于书无处不在的环境,有机会每天阅读。
孩子关于阅读的讨论能持续进行一一正在读什么书和从书中读到了什么。
《书语者》作者米勒老师的班里,学生可以接触到几百种不网文类、不同难度的书籍,并得到鼓励广泛阅读。
这在大多数中国学校是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我读书时,整个校都没有一间图书室,除了教科书,我们可以说是无书可看。
等我的孩子入学后,情况几乎没有改善:幼儿园里没有图书室,教室里有个图书角,但需要家长带书填充。
几乎从不读书的家长,能带什么书来呢?拼音、识字甚至《知音》杂志…
小学倒是有图书馆的,但开放时间有限,而且,写作业占去了孩子几乎所有的时间,看书?如果看的不是教辅书,还有可能被骂做“看闲书”
所以,阅读所需条件的第一条,就让不少人感到绝望吧?
二、示范
学生需要大量的示范,如何认识文章的结构和特点,如何利用所读的书,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及如何在字里行间获取信息。
比如,学校老师让孩子用倒叙法写篇作文。
老师花很多时间讲述什么叫“倒叙”,孩子大慨了解了,只要把结果提前就是倒叙,但具体是怎样?如何写?还是很模糊啊。
我会给孩子看一段倒叙手法的短片,比如《调音师》,倒叙、悬疑、环环相扣,情节起伏结局开放。孩子一下就能明白,“倒叙”原来是这样的。
再个孩子一起,把顺序故事改编成倒叙的开头。比如绘本《甘伯伯去游河》,把结局放到开头,应该如何处理文字?
但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大量的时间在学习“语”—字词义、总结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
但考试中“文”占比分最高—阅读理解、作文几乎占一半分数。
孩子即难以得到“阅读乐趣”的示范,也难以得到“写”的实操方法。
三、期望
学生通常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书语者》作者米勒老师本人是语文老师,她期望学生每天阅读,而且大量地阅读。
无论如何,米勒从未让学生感觉,老师不相信她们能完成阅读任务。
可惜,那样的老师大多都是别人家的老师。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学会“正确的”对孩子“期望”,都得下番功夫。
四、决定权
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至少有一部分事情需要一些学生自己决定。
坎波思曾说:“失去做决定的能力,会使学习者丧失力量。”
有时我会想,我们的学校之所以培养出那么多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决定权”吧?
能自主选择自己想读哪些书的孩子真的很少,她们大多必须按照他人的意志去学习、生活。
前几天看新闻,一孩子考试成绩没达到妈妈的要求,被妈妈扔在高速公路入口处……
五、应用所学
学生需要时间在真实的情境下运用学到的知识。我讲的每一节课最后都要回到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中。
每天,我都会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将所学的技能运用到自己正在读的书、学科相关知识阅读以及研究性阅读当中
六、不求完美
学生已有的技能和知识需要得到鼓励,并允许其在继续精进的路上犯错误。
《书语者》作者、米勒老师常协助学生挑选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读物,即便有些读物低于年级水平也没关系。
任何一个读者,只要阅读能力在向更成熟的方向迈进,就会获得米勒老师的公开奖励。
七、反馈
对学生取得的进步,需要给予中肯与及时的反馈。
《书语者》中的米勒老师,就是通过经常性的交谈、学生的书面读后感和阅读反馈以及每天和他们讨论阅读,持续不断地鼓励他们,引导他们,肯定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进步。
八、积极参与
即使具备了其他所有的条件,学生的积极参与依然是最重要的学习条件,也是一个成功课堂必备的条件。
好的阅读必须是这样的:
1,有益于学生发现阅读之于自己的意义
抛开学校要求这点,学生是否找到了读书的理由?学生是否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或者觉得读书就是一件苦差事?
2,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
他们是否把自己看作读者?
是否因为失败的阅读经验而失去信心?
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很好地掌握阅读技能?
学生在考试成绩的重压下读书,在他们的脑海里阅读是否已与困难重重的任务联系在一起了?因此也和压力如影随形?学生是否曾为没完成学校规定的阅读任务而受到惩罚?
4、有阅读榜样
学生有喜欢、尊敬、信任和想模仿的人做阅读的榜样非常重要。
最容易做榜样的就是家长和老师,她们有向学生示范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阅读习惯吗?
在学生眼里,老师是不是一个精通阅读并获得他们尊重的人?
老师是否向学生传递过这样的信息一一他(她)认为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在学习上自主做一些决定?
设计一个让孩子全情投入的阅读环境十分重要,让学生相信,他们能够阅读,阅读也是一件值得努力学习和好好掌握的事。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包容,无论他们的阅读能力处于哪个阶段,都将得到接纳和鼓励,这即是老师更是家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