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交流,而且交流方式可以是通过语言来交流,也可以通过非语言来交流。
交流的过程一般都发生在自己与别人之间,这个别人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两个人、三个人或者一群人等等。
人际交流能力包含了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转码的能力。所谓恰当,就是能够更清晰地表达信息,而且表达的是真实的信息。
提起“转码”想到了“转化”这个词,相信很多在不同职业的人都会使用到这个词,而且这个词听起来像一个术语一样让人觉得专业。
比如,如何将客户转化成流量,如何将无效闲聊转化成有效交际。
如何将无效闲聊转化成有效交际?说到这儿可能有的人会产生疑问:闲聊就是闲聊,又不是“闲鱼”,它还分“有效”和“无效”吗?闲聊能有效吗?
如果一定要说个闲聊的目的,可能也就是为了解解闷,找人说说话,或者更直接干脆点——就是没话找话说。
“存在就是合理的”,那么日常无时无刻存在的“闲聊”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呢?在《有效交际:人际关系的奥秘》这本书中可以找到线索。
这本书的作者约瑟夫·德维托有很多经典之作传世,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陆续出版了《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人际沟通手册》、《面试指导手册》、《50个沟通策略》、《言语心理学与语言》、《人际沟通中的挑战》等数十本大作,其学术文章频见与各传播类杂志及图书。
——人际交流中的自我
个人认为打招呼即使不能称之为是一种交流,也可以为以后的有效交际做铺垫。
出门遇见认识的人打个招呼,一般会说“早啊”、“你好啊”、“吃了吗”、“出去呀”、“回来了”,或者直接点点头示意一下。
这类型的交际一般只有几秒钟,一分钟可能还用不了,有时甚至还是一瞬间,都来不及打招呼只能微微一笑。
比如,你有事需要找周围人问问或者帮忙,如果你之前出门遇到过打过招呼,那么这时双方都起码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即使没记住是哪个人,但脑海中也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样的话,再说起正事的时候就无需再烦恼从哪说起。
在与人交流过程中,无论与多少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总是离不开“自我”这个因素。
关于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是如何影响整个交流过程的,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
自我概念(你如何看待你自己)
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心理无疑对此是有些概念的。自我概念来源至少有四个:
1他人心中的印象——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他人展示出的对你的印象;
2社会比较——你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的比较;
3文化教导——你所属文化的教导;
4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想法和薪给的解读和评价。
自我意识(你对自己的洞察及了解)
自我意识表达的是你了解自己的程度,你对自己的优缺点、思想和感受以及人格倾向知道多少。
增强自我意识的方法之一是弄清楚自我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你越是了解为什么你会对自己有这样的看法,就越能明白你是谁。
你还可以通过有关自我的乔哈里视窗模型,进一步了解自我意识。
自尊(你赋予自身的价值)
自尊是指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认可程度。它有三个维度:认识或思想上的自尊、情感或情绪的自尊以及行为上的自尊。
如果你对自己在认识和情感这两方面认可度高,而在行为上认可度低,那可谓是我们常说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需要注意一下。
——作为听众和作为说话人
对“自我”有一些了解后,再细细观察思考一下“闲聊”时自己处于不同角度的内心活动,会发现:
作为听众,有一个常犯的错误:说话人还在说话的时候,你就开始集中精力去思考你该如何做出反馈。
如果你一直想着该如何做出反馈、如何回复对方的话语,那么你不可能把信息完全听明白。
其实我们应当关注最为主要的内容,不要把心思放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
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谈话的主要内容,然后看看这些细节是否与这个主要内容相关联。
作为说话人,尽量避免使用无关紧要的语言,或引用无关的实例,以免听众分神,从而没有听到你的主要内容。
然而,有时候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闲聊或者打招呼,有时仅仅只是为了说话而说话,或者是为了缓解自以为的尴尬,说的内容里根本没有主要信息,只是没头没尾地在说话,想到啥说啥。
如果说着说着突然还能想到一个相关联的话题来,这时,接下来的说话就不是“闲聊”了,开始进入有效交际。但在这之前,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尬聊呢?
如果面对别人在尬聊,而你在倾听,注意,是“倾听”而不是“听别人说说而已,左耳进右耳出”,这时会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
一个人在很努力地说话,具体说的啥可能他自己也不清楚;而另一个人在很努力、很专注地倾听,想要抓取到对方说话内容中的重点,但是实际上却没有所谓的重点信息。
因此很努力倾听的人会有一种挫败感,而尬聊的人刚开始也许真的是有些许尴尬,没有重点信息,到后来想到话题进入有效交流了,反而会表现得相对好一些。
但此时,和他聊天的人可能正处于一种深深的挫败中(背景音乐响起:“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因此直到最后的最后两人的交流一直无法处在同一个频道里。用小岳岳的话说“好尴尬啊”!
那么此时,我们需要学会有效的倾听方式。你倾听的方式取决于你所处的环境。你的倾听方式应根据以下两方面来做出调整:
倾听目的——你倾听是为了学习、安慰别人还是做出判断?
你与对方的关系——对方是否会夸大其词?是否需要你的支持?
人们有时候只听取与他们明显相关的事情,这样做事很难拓宽一个人的视野。
倾听时,要关注说话的主要内容,而不要下意识地分成喜欢听的和不感兴趣的,也就是说,不要主观地筛选过滤掉说话内容。
在文章最后,附上一种了解自我肯定的方法:用“我是”、“我能”、“我将”造句。
这一建议背后的理念是你对自己说话的方式会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肯定自己——告诉自己你是个友好的人、你可以当领导、你下次考试一定能考好——你马上就会对自己产生积极的看法。
写下这些句子并加以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李诞说“每个人都可以讲5分钟的脱口秀”,在这里套用这句话,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有效闲聊。
一起来看《有效交际》!让我们的“闲聊”都可以转化成“有效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