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诺贝尔奖公布之前,我从没听过石黑一雄这个作家。结果文学奖一公布,整个微博里都是人们对作家实至名归的赞美。看上去孤陋寡闻的似乎只有我。这让我很惶恐。自诩为文学爱好者的我几乎是在关上微博的同时就打开了当当预订了两本他的书。是的,是预定,电商估计也没准备。
然而收到书后我却失去了了解这个作家的热情,隔了好久才开始读。坦白说,这是一本很容易读完的小说,而且感觉刚刚融入主人公生活它就结束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很多对白读起来太过“翻译腔”,让人很容易“出戏”。
虽然序言以及买书时网页的简介一再强调这是一个以二战为背景的故事,但整部小说提到战争的并不多。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悦子的日本母亲,生活在战后的长崎,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她抛弃了丈夫带着孩子离开日本,到英国定居。在英国,她重新组建了家庭,生下了混血的二女儿妮基。而她为之抛弃祖国、家庭的大女儿景子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本小说妙的是它并没有着墨在悦子是如何离开丈夫离开日本,甚至你需要读到后半部分才发现悦子来到英国是抛弃了原来的家庭的。但是它借用悦子的一个邻居佐知子和她女儿万里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这一切。佐知子原本出身名门,但在战后一心想带女儿去美国,因为“那里更适合孩子的生长”。为了这个目的,她不惜委身于一个像猪一样而且上了年纪的美国人。而她显然所托非人,这个美国人一次一次骗了她的钱去花天酒地,她却毅然决然地不愿回头。然而,万里子是不愿意离开日本的,她一心想跟自己的小猫生活在一起,可是佐知子竟当着她的面溺死了小猫。故事到了最后,更妙的部分来了,你会发现实际上佐知子就是悦子,而万里子就是景子。到这里,景子的自杀似乎就说的通了,因为她一直过着自己不愿意过的生活。
孩子的离世对一个母亲来说绝对是难以承受的痛,或许不能再去指责悦子当初对离开日本的执着。战后的长崎对人心灵的扭曲以及阴郁的氛围确实是令成人都难以承受的,更不用说孩童。但我还是想说请不要再以“为了孩子”这个成年人最喜欢的理由做一些违背孩子意愿的事来了。故事中的万里子曾经亲眼见过原子弹爆炸后挣扎死去的女子,她一直觉得自己可以看见那个女人就在附近。要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应该也算是“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她唯一的排解方法就是跟她的小猫一起玩,可这也被自己的母亲当着自己的面剥夺了,还是用一种残忍的方法。在当时的背景下,生活在美国显然要比在一切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日本要好得多。万里子的母亲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但其实我觉得比起万里子来,佐知子其实更想离开日本。“为了孩子”不过是她在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时一个粉饰太平的托词。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是有思想的,她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她带着内心受创伤的女儿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对她反而是一种更大折磨。其实这是一个父母都非常容易犯下的错误: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扪心自问,我们谁没有听过自己的父母这样对自己说?我们回想这是不是就是我们与父母矛盾的根源,彼此都认为对方不理解自己。在我们小的时候,妥协的往往是我们,其实不是我们理解了父母,而是我们根本没有选择。小说中有一段,悦子帮助佐知子到树林里找万里子,一条绳子绊住了她的脚,她捡起了绳子。等她找到万里子,小女孩非常害怕,问她为什么要拿着绳子,她回答“没什么,它缠着我的脚了。”是的,别不承认,很多时候,当你说出你是为了孩子的时候,不过是有什么缠着你的脚了,与你预期的不符了。
小说的结尾其实有点莫名其妙,感觉嘎然而止,但看到石黑一雄说”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突然理解了这种风格。而到这里,这部作品才开始让我又感受到了那种对日本文学的熟悉感。
这部小说的主题当然不是育儿,上面也只是一些随想。作为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它比起那些回忆战争场面的作品来说温和得多,但却同样让读者体会到了战争对人们造成的身心创伤。尤其是里面借悦子英国丈夫的口说出日本人是一个天生爱自杀的民族。这其中原因恐怕也有战后日本那种阴郁恐怖的氛围。作品里的其他人物对待这种创伤带来的恐惧,要么单纯的悲观要么只是回避。而悦子作为一个传统的日本女性,愿意背井离乡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何尝不是一种比其他人都乐观勇敢的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