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严寒冬就在眼前,在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电的古代,人们是怎样熬过寒冬的呢?
今天有戏文创就从穿用住三个方面带你解读古人如何度过寒冬腊月。
穿什么
古代的衣服布料主要就是棉、麻、锦缎丝绸,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毛斗篷,毛大衣都是达官显贵们才有的奢侈品,这种毛在外的皮衣叫做“裘”,而裘也有等级之分,狐裘和貂裘属于上品,而羊裘和兔裘略次之。除了这种动物制品,富人们还有各种环保御寒品,这些不用动物皮毛而是用针织物做的衣服一般不止一层,一层面子,一层绢做的里子,如果只有这两层,就叫“裌衣”,苏轼在《初秋寄子由》中写道“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说明在初秋时节,裌衣的外袍就是御寒的一大利器,类似现在的风衣。
再冷一些,会在衣服里面垫上絮类。垫棉絮做棉袄是棉花普及以后的事情,以前垫的,叫“丝绵”。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提到,从江陵马山楚墓一号墓出土的衣服实物中,就有内絮丝绵的绵衣,为冬天御寒所用,而这絮的丝绵,据丝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多是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sāo sī])的下脚料,用作充绒,轻薄而保暖。
穷人们大多数用麻来做衣服,冬天穿的衣服称作“褐”,褐就是厚一点的麻料做的衣服,但是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有限,这种麻料衣服并不能很好的御寒,仅仅是比其他季节的麻料衣服稍厚了些,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有“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这样一句,“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而这种短麻布衣服有的甚至还会有破洞和补丁。哎,说不下去了,太心酸了。
用什么
除了御寒衣物,古人还有很多暖手暖脚的手套、棉鞋、小工具,在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或用信期绣,或用朱绫纹罗,古朴而美貌。至于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且为全部包住的样式,刺绣的花纹让人觉得,放到现在用,也很时尚。
西汉信期绣面千金绦手套 马 王堆一号墓出土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写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相对富裕的人家,已经用上精致的手炉。唐宋时期,一些官员或富裕人家已经用上铜制手炉或者脚炉,手炉呈椭圆形,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脚炉比手炉大,可放在脚下暖足。
手炉
除此之外,还有汤婆子,晚间放在被子里,可以起到暖脚暖被窝的作用,好一个贴心暖床小妖精!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铜或铁制成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箱形透气的笼罩,防止失火或者掉进其他东西。
汤婆子
身子手脚的御寒措施都已经讲了,那头部保暖呢,我们现在有帽子,古人用什么?
古代女性在明代以前大多在头上戴帕头保暖,汉代时期,有些财富威望男子在冬天用裁成长条,内絮丝绵的帛巾扎在额间,用作保暖。元代,上层妇女戴抹额,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抹额又被成为勒子,成为民间妇女最爱的御寒物品,普通贫民和达官显贵相比,只在材质、珠宝使用上有不同。
抹额
盘金绣花鸟眉勒
除开抹额,贵族妇女还有“卧兔儿”或“昭君套”,“卧兔儿”是一种用动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饰品,冬天戴在头上,在头顶像卧着小兔子。在《中华文化习俗辞典》中,“昭君套”是古代一种无顶的女式皮帽,后来也成为一种富家女在冬天的首饰。
图为昭君套,卧兔和昭君套相似,即为带顶裘帽,毛茸茸似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卧于头上
住什么
北方有暖气,南方与空调,那在古代,人们用什么给房间加热取暖呢,古人们的智慧远远超出我们想象,除了普通的炭盆火盆,和在北方农村依然常见的火炕以外,古代的工匠们发明了一种神奇的墙体发热系统——火墙,火墙从上古时期就有了(从半坡遗址开始就有),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房间。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房间都感到温暖如春。
火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