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下最近一个月,在看的其中的一本书。
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感触颇深。我只摘取其中几个比较触动的点,剩下的推荐你们去阅读自行体会。
第一次知道古典这个人,是在2020年得到App。我买了他的课,听他讲《超级个体》。他一直倡导的观念是个体如何通过思维的提升去对社会做改变。
一 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读了很多书,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黑纸白字正大光明的写。好好“躺平”,放自己一条生路。
他说,人应该放下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才能看到生机勃勃的全新道路。
他引用了一个日本年轻人的塑料袋生涯的概念,让我感觉很有意思。
“今天的日本年轻人是一种塑料袋生涯,有风就飞一段,没风就在地上待着。你踢他一脚,他就哗啦一声动一下;你不踢他,他就虚无地躺在地上”
因为时代在快速变化,中国社会整体快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层级的问题,把每一代人都裹挟进了不同意义的追寻里。
他说不要去想人生的意义。
我想起前几年听他的课,他提过一个概念,叫“gap"。或许会是“gap day" "gap month" "gap year" 这些。但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人生的“Gap”,意思是人生的过渡。
如果你过于不满意当前的生活状态,迫切的想改变。那不如给自己一个“Gap time",一次重新整理待出发的机会。
最近身边的人似乎都很焦虑,焦虑于工作和生活的balance,焦虑于不愿意进行一个学习的过程却难以接受这样“躺平”的自己;焦虑于情感种种,各色各样。
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过一句诗,“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它是说,我们终其一生都是活在自己的幻想里。而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你的样子。
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晰且具体的认知导致我们时常迷茫。可自我,确实是一个很难去彻底认知的东西,尤其在这个瞬间迭代的时代。万事万物更新变化如此之快,一不小心便会被甩开人流之外。
我们需要拆掉自己内心的墙,救赎自己,顺其自然。
二 认清价值与价格的差异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写了夜莺与玫瑰。
夜莺拼了性命换来的红玫瑰在女学生眼里不过是朵花,远不如王宫子弟手里的珠宝绸缎来的实际。
古典讲,我们时常混淆两个概念:一个是价值,一个是价格。一件事情有价值,也有价格,价值来自自我系统,价格来自社会系统。
而价值来自内心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在很多时候,价格与价值不总是对等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让“价格”帮我们做了“价值”判断。
现在的时代里,有多少人沉迷在拼命的努力的过程里而忘记了去思考这样去做的目的是什么?而这究竟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抖音里面有个很火的“阿俊”,主要分享他和爸妈在福建老家养猪的日常生活,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如果他没有突然走红的自媒体渠道,一定是个过着平凡且普通的小人物吧。可他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妈妈还是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导演梦。那些高薪对他来说重要嚒?至少在他还没火之前他选择了他心里价值感更高的那端回家的天平。
成名是偶然的,可人生的选择是自己的。
对于工作和感情的选择也是如此。
有些人不用社会意义的成功,也能很好地走完职业的所有阶段,在普通的职位上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要记得,工作是不能单纯用钱来计算的。
结合自身考虑,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我并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但我一直让自己保持一个不断学习且不断提升思维的过程。但我看来,工作更应该让我们得到的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在一个Team里做事,你就不是一个人,也不应该单纯为了赚钱去完成工作任务。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大不相同,做一个事事有着落的件件有回应的人就已经很酷了。工作中带给我的任务完美达成或者及时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给我带来价值的成就感就可以让我愿意继续坚持下去,这远不是薪资能够满足我的。
而公司能让我长久待下去的原因,薪资只占其中的少部分。而更重要的:
第一是企业文化要扁平,鼓励每个小人物发声。
第二是公司氛围要好,团队团结且和睦相处,一起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着。
第三是公司这个平台可以给我带来能力的提升与思维的进步。
这都是我对工作的除了价格之外的关于价值的期待。
我们需要拆掉陷在价格的泥沼里的墙,更加强调价值感。
三 做自己比成功更重要
这是文章的最后,古典阐述的概念。
有些时候我会思考,人在自己短暂的一生里究竟有多少时间是为自己而活的。
认真背书是真的喜欢读书嚒?努力工作是真的喜欢工作嚒?拼命赚钱是真的想买房子嚒?生儿育女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这社会传宗接代?
加缪说:“人就是这样奇怪的一种动物,一方面希望自己进入群体,一方面又需要自己与众不同。”
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又到底应该由谁判定呢?
我们每个人都生而不同,又怎么可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成功呢?
什么是成长?成长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受到成长,内心知道自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粒橡树籽,无须教导也会成为一棵挺拔的橡树。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每个人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所有的资源。
今天和友人也谈起了成长这个话题。我对她说,从小到大我看很多书,很多类型,很多种类。可之前当有什么事情发生时,我却发现自己读过的书并没有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并为我判定对错。
而从去年开始,我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思维的觉醒。开始对很多事有了更多自己的认知,包括出去旅行。看着入夜以后海边升起的月亮,我的脑子里马上会出现苏轼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当你的积累到了一定阶段,量变是必能产生质变的,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积累并等待质变的那个时刻。
我们这个世界无法承担更多的单一的成功,它需要全新的方式去滋养更多的人,让他们更加快乐。那就是让每个人摆脱既有的成功的定义,真正享受作为自己,一个独特的自己的快乐。因为到了那一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
有意思、找到价值感、做自己。这是这本书让我有认知觉醒的瞬间的三个点,分享给你们。当然,这本书还讲了很多其他的观点,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读读,也同样期待你们与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