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年
己末,公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九年、齐僖公禄父九年、晋鄂侯郄二年、曲沃莊伯鮮十一年、卫桓公十三年、蔡宣公考父二十八年、郑庄公寤生二十二年、曹桓公终生三十五年、陈桓公鮑二十三年、杞武公二十九年、宋穆公和七年、秦文公四十四年、楚武王熊通十九年。
书虫小确幸总结:读左传,我特别关注年龄,那么此时隐公元年,各位大佬都多大了呢?
1)、周平王:生年不详,执政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距离他去世还有两年。
周幽王公元前782年即位,立周平王为太子,所以公元前722年,此时周平王至少60岁。已然垂垂老矣。
2)、齐僖公:生年不详,执政时间:公元前731年-公元前698年,距离他去世还有24年,齐僖公
恰值壮年,正可舒展胸中抱负。
3)、晋鄂侯郄 生年不详,执政时间:前724年—前718年在位,此时即位刚好两年。晋鄂侯的哥哥是晋孝侯,
在位15年。父亲晋昭侯,生年也不详,在位7年.所以此时他至少15+7+2=24岁。
4)、曲沃莊伯鮮 :生年不详,在位时间:前731年—前716年。(晋文侯的弟弟,晋文侯在位34年),
目测至少65岁。—好厉害!!
5)、卫桓公:生年不详,在位时间:公元前734年—公元前719年在位,目测至少35岁左右
6)、蔡宣公考父:出生时间,公元前754年,前744年~前707年在位 ,此时32岁
7)、郑庄公寤生 前757年-前701年 ,即位时间是前744年,此时郑庄公32岁,这一年夏四月,
郑庄公平定了共叔段之乱。--用时22年,不得不佩服庄公的隐忍。
8)、曹桓公终生:生年不详,在位五十五年(前756年-前702年),此时50岁左右。
9)、陈桓公鮑:生年不详,在位期间为前749年—前715年,共35年,根据父亲在位时间推测,目前35岁左右
10)、杞武公:卒于前704年,前750年—前704年在位,在位共47年,此时至少40岁。
11)、宋穆公和:生年不详,公元前728年—公元前720年在位,目测至少40岁
12)、秦文公:生年不详,执政时间: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 。其父讨伐西戎时突然去世,
文公至少10岁左右的,到公元前722年,文公至少53岁。
13)、楚武王熊通:生年不详,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共在位50年。(公元前758年,
楚霄敖去世,熊眴继位,是为楚厉王,就是楚武王的哥哥),楚武王杀伐果敢,此时推测有50岁左右
PS:好尴尬,好多国君的生年不详,只能推测大概年龄。
2、元年春王正月。
《汉书律历志》引《商书伊训》有“太甲元年”,则元年之称,起源甚早。舀闓(吴闓生《吉金文录》曶鼎)铭云“隹(惟)王元年六月既望乙亥,王才(在)周穆王大(室)”,此西周亦以第一年为元年至实证。
书虫小确幸总结:此段主要说明,西周时已开始纪年。比如太甲元年
刘师培《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元年例》自注云:“隐公以摄位称元年者,说详《隋唐》《李德林林复魏收论齐书起元书》。又《汉书律历志下》引刘歆《世经》有“周公摄政五年”之文,则摄位得纪年,自系古文说,天子与诸侯一也。”《春秋》纪月,必于每季之初标出春、夏、秋、冬四时,如“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虽此季度无事可载,亦书之。
书虫小确幸总结:此段主要说隐公摄位为什么纪年,因周公摄位时也纪年。
古已有之,不足为奇。---估计也想表明隐公确实像周公旦一样,只是想辅佐弟弟,待其成年还政,
只是天不遂人意。
西周及春秋彝器铭文于《尚书》,书四时者,彝铭无一例。然《诗经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更”,则四时之记,西周早已有之,且以建寅为止,于实际时令相合。《春秋》之四时,则不和与实际时令。相传有“三正”,夏以建寅之月(今农历正月)为正,殷以建丑之月(今农历十二月)为正,周以建子之月(今农历十一月)为正,而仍以正月为春,则殷、商之春皆今之冬。
书虫小确幸总结:该段主要说殷、夏、周三朝四时之记的区别。见下图
《汉书五行志》亦云:“刘向以为周春,今冬也。”《论语卫灵公》载孔丘之言,主“行夏之时”。以《诗经》考之,民间四时,皆夏时也。以《传》文考之,晋即行夏时者。相传周王朝于每年末颁明年历书于诸侯,诸侯奉而行之。考之两周彝铭,西周彝器大抵为王朝卿士所作,记月日多言隹(惟)王某月某日,如晋姜鼎铭云:“隹王九月乙亥”,悉用王历。但东周彝器多为列国诸侯或巨族所制,则有用本国之历者,如鄀公簋铭云“唯鄀正而曰出吉乙丑”,标明“鄀正”,以别于“王正”;邓国器有“邓八月”、“邓九月”。鄀、邓皆小国,俱不奉周历,或者以其国小而不颁历欤?抑或自行其是欤?鲁为周最亲近之国,奉周历唯谨。自隐公讫哀公历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皆用王正,甚至哀公十二年《经》仅云“春用田赋”,《传》必申明之曰“春王正月用田赋”。然当时修历者不密,亲测亦难准确,虽曰“建子”,有时实非建子。本年建丑,以冬至之日在去年十二月十二日癸亥也。大致春秋初期,误算者多,其后日益密确,误算者逐渐罕见矣。
书虫小确幸总结:杨伯峻先生通过举例说明除了鲁国仅守周历,其他各国,
有的用周历,有的用夏历。有的兼有之。
商鞅量云:“十八年,齐䢦卿大夫众来聘。东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五分尊之一为升。”则秦孝公时纪事亦标四时。陈騂壶铭云“隹王五年奠(一个名字,打不出来了)再立事岁孟冬戌辰”云云,孟冬,则十月也。越王鐘铭云“隹正月孟春吉日丁亥”云云,既言正月,又言孟春。则战国时器,有不仅言四时,且分孟、仲、季,如《吕氏春秋》及《礼记月令》所云矣。董作賓《殷历谱》下编卷一云:“殷代之称正月,始自祖甲,则无可疑。本《谱》所举祖甲二年之历版,首称“月一正”(《后编》下一五),即在改制之初称正月,并列举一月之旧名。”《愙齐集古録》有叔皮𣪘铭为“隹一月”。(鼎攴)鼎“正月”作“征月”极罕见。
书虫小确幸总结:再一次举例证明,春秋时期,虽然周王朝每年都颁历书,但
各国所用历法,并没有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