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学校生活中,很多同学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因为他的视野仅限自己的同班同学。然而最终考全班第一名又怎么样,那个普通的班里几乎不会有人考上大学。
在工作的圈子中,不少见仇富的人,仇的还是自己的同事。视野就这么大,他怎么不去仇世界首富呢,因为他压根看不到。
很残酷又很幸运的事实:
大多数人只在看得见的选项中挑选。
比如:最早我们以为所谓的高级个人成长模式:“购买别人的时间”,仅限于作为创业者或老板去购买员工的时间。于是找借口说,“我无法升级,因为我不是老板”。
经过操作系统升级,才意识到可以通过购买专家的时间来实现共赢,通过花费来节省自己的时间,提升自己的成长率。
看不见的选项使得我们画地为牢。
你有没有为了免费而得不偿失的经历?
曾经有一次购买书籍,自以为很牛逼的知道货比三家,于是在当当、亚马逊、京东等各种网站上把几本书的价格全部翻看了一遍,试图找到最实惠划算的价格。
最终发现,省的钱还不如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珍贵。
对货比三家有了深切的领悟。
货比三家本身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那是对于某些质量和内容可能产生巨大差异的商品来说的。
对于书,有什么必要呢。同样的书,如果出版社和版次作者是确定的,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商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是一样的,只是价格会有略微的变动,为了略微的价格差异去浪费自己的时间,真是愚蠢的行为。
于是,生活中哪些方面可以通过付费来实现筛选和服务。
小时候,叔叔每到传统的节日,就会给小区的门房大爷家送一壶油或一袋米,坐一起唠唠嗑,关心身体。这些能值多少钱呢,但是产生的效用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比如因为有事晚上回的迟了,门房大爷也会等着他;
比如每天出门都会用微笑打招呼,还一天的好心情;
比如会跟叔叔家的老人进行唠嗑,大爷还夸叔叔很孝顺云云。
这么多隐性的好处,意外地获得了,多划算。
比如去健身房。当我去健身房之后被同事知道,所有人的第一句话是“有效果吗”。第二句话“多少钱”。然后就是“哦。还不如我去花园走两圈呢”。
真以为自己有很机智吗。在花园去运动,见到的是各种年龄阶层的,今天去明天不去的人,在健身房虽然也有很多人办卡了不去,可是教练每天都去啊。通过付费购买到更专业的训练计划,吃亏的到底是谁,自以为聪明的又是谁。
付费的目的是省时间和注意力去成长,成长的目的是做选择,学习的目的是做选择,健身的目的是做选择,一切为了个人成长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做选择。
那么社群那么火,训练营那么火,一股脑都要去参加吗?
想做出更优质的选择,算笔账再决定要不要参加。
以上班族为例,为自己的时间定价:
按照8小时工作日,如果有效工作时间内工资为20元/时,普通效率的工作工资为10元/时,消磨的工作时间工资为-10元/时,被工作中各种不良情绪影响的工资为-20元/时(事实上负能量对人的影响要比-20更深)。
在八小时工作之外,进行健身、读书、英语、写作的个人成长工资为20元/时,与朋友有效交流20元/时,正常的个人成长效率为10元/时,闲聊或附和别人的工资为-10元/时,,被朋友的不良情绪影响为-20元/时。
以此为例算某天不同状态的工资
8小时内:3*20+3*10+2*(-10)=70
(3小时高效工作,3小时正常效率,2小时被各种事情打扰注意力)
8小时外:4*40=80
(健身1*20;阅读专栏与写作:1*20;读书:1*20;英语1*20)
粗略算出的结果很惊人,工作日的工资竟然不如自己的实际工资数,说明工作中的内耗程度高;
而自以为很专注的学习,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牛逼。
下的功夫还远远不足。
算账:
设想要参加的一门特训营需要200元门票。
此特训营共8节课,每次课程需1.5小时,回听也需要1.5小时,做作业需要1.5小时。小计4.5*8=36小时。
如果按照36小时高效实践与完成,得到的成长回报36*20=720.(还未算通过真切的实践所获得的成长性回报),远大于之前的付出200元。
所以从长期来看,如果能使得自己的投入远小于回报,那么这个训练营是可以考虑参加的。
又如订阅得到专栏,花费的是199元.
按照每天阅读专栏与留言保守估计0.5小时,每付出一小时的成长性收入为20元。那么一年下来,0.5*20*365=3650,最划算的投资。
是否能获得复利型的成长收入,是我们选择课程与购买专家时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