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抚州临川县人。
北宋的文人士大夫中,江西人占了一席之地,晏殊、欧阳修、曾巩都是江西人,奈何当时有地域的歧视,北方士大夫对南方人总有偏见,历朝历代犹是如此;
仁宗庆历二年,安石22岁,第四名进士及第,其实按成绩应该是状元的,但是仁宗看卷子时发现四个字:孺子其朋,出自典故:周公对成王说,你还小,以后要和朝中的大臣像朋友一样融洽相处才行。或许是因为即位前几年太后刘娥掌权的缘故,仁宗非常生气,一划就成了第四名;虽然状元头衔丢了,但王安石毫不在意,从未和人谈及此事,在他心里,登科考试只是工具,考上当官了,才有可能施展抱负。
安石历任南方各州县,从扬州、鄞县、舒州、常州到江宁;青年王安石在鄞县(宁波的一个县城)为官时,把一个偏远渔村治理的非常富庶;任舒州通判时,时年三十的王安石风尘仆仆,从淮南赴苏州,深入乡村,度量河道长短,画出水系现状,开通河道:至和塘,就是后来福泽苏州数百年的水上要道娄江;
做官不忘学问。皇祐三年(1051),王安石就任舒州通判,其弟平甫同来。之后,安石写给其弟平甫这首次韵七律诗。
到舒州次韵答平甫
夜别江船晓解骖,秋城气象亦潭潭。
山从树外青争出,水向沙边绿半涵。
行问啬夫多不记,坐论公瑾少能谈。
只愁地僻无宾客,旧学从谁得指南?
短短小诗,却有多处引经据典:潭潭:深邃的样子。韩愈《符(愈之子)读书指南》:“潭潭府中居。” 指南: 汉人张衡《东都赋》:“幸见指南于吾子。”
在任期间,朝廷多次召唤入京,职位都不错,这是很多地方官做梦都想的事情,但王安石都拒绝了,理由大致有两点: 家里人多,加上汴京消费高,开销甚大; 因为王安石是长子,他父亲在他十几岁过世,长兄如父,他要扛起一大家子。
其次是京师朝廷的氛围。王安石在任地方官期间,曾上万言书致宋仁宗,主要是抨击朝廷的人才少,庸才多,并且阐述了很多在其后变法的主张。
当时的国家问题颇多,最主要的是机构冗杂,国库空虚,百姓朝不保夕,中央和百姓都没钱,日子都过的不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制度和政策不合时宜,急需变法,但是宋仁宗忧柔寡断,且身边不少小人,无法大刀阔斧; 大臣们呢,要么反对变法,要么坐而论道,空谈误国,虽然有过范冲淹短短一年的改革,阻力太大,过早夭折。
王安石在基层干了25年,在47岁的时候,宋神宗即位,召王安石入京担任御史。随后担任副宰相,宰相。这对历史上最佳君臣拍档,亦师亦友,开启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因为发生在熙宁元年,所以也叫熙宁变法。
说起王安石的前半生,得先说说他的父母。
王安石是长子,他父亲叫王益,是个很踏实为民的地方小官,母亲吴氏,是个很贤淑的人。他们家一门上下七进士(父亲,儿子,兄弟,族兄弟),王安石经常跟着父亲去上任的地方,王益死于最后一任的江宁府,就是今天的南京。后来,王安石罢相后,一直都是住在江宁直到66岁故去。
近代的文史大师梁启超,认为王安石是孔子后第二人,评价颇高,其实梁启超的四子女也非常出息,可见父母对子女影响有多大。
王安石不修边幅,不贪恋女色,酷爱读书,至真至诚,生活简朴,最难得的是: 始终如一,在基层如此,当宰相也是如此,王安石变法影响千年,八年时间推出十来个法,其中以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贡举法等比较为人熟知。
易中天写过王安石,康震在百家讲坛上讲过王安石,梁启超也写过王安石传,褒贬不一,我觉得,王安石其人,人品德行,诗词文章,都堪称一流,即使反对变法的人,对他这方面的评价颇高,他格局非常大,想法很超前,脑袋里装的全是是书,心里装的只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