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畑勋 著
非常美丽的一幅画。值得开心的是,这幅佳作就在日本,广为人知,且为大家喜爱。《扎辫子的女孩》藏于名古屋市美术馆。你们可能也知道,它让人百看不厌,那就在这里再看一遍吧。
漂亮的椭圆脸蛋,修长的脖颈,下滑的溜肩;令人愉悦的色调,流丽的线条,及最小限度的精确润色;空间性被削减至最低,人物却作为一种立体的存在浮现出来——这些,都是莫迪里阿尼①特有的造型美感。首先,你会被少女眼神中释放出的强烈力量攫住。在莫迪里阿尼妻子珍妮的肖像画等一系列作品中,人物那略去了瞳孔的蓝色眼睛令观者印象太过深刻,于是提到他时,有些人首先就会想到它们。但其实他给人物“点睛”的画作也绝不在少数。当然,不只是那幅大胆回望着观众的著名的裸妇。不过话虽如此,我几乎还很少切切实实感受过,如画中少女这般紧迫盯人的视线。她眉毛上扬,眼睛圆睁,瞳孔甚至上了点高光,我被那若有所诉的目光击中,忍不住要凝视回去——即所谓“具有慑人的魅力”。我家附近小百货店的玻璃门上,贴着一张此画的复制品,与栋方志功②或凡·高的画夹杂在一块儿。不知是报纸的加印页还是什么刊物随赠的名画印刷品。每次相隔很远但首先映入眼帘的,总是这个少女的脸。
背景是墙壁与门板,左右对分成两个区域,边界线被少女的身体隐藏起来。更确切地说,少女头顶处向左倾斜的一条房门的纵线,由她所承接,她本人的身体也稍稍向左偏斜过去。修长的脖颈也好,下溜的肩膀也好,还有垂落额头的散发,及遮住了左耳的发束、辫子粗细的差异……全部支持着这种构图上的微微倾斜。毛衣领部的皱褶,与下方的、手臂处的、胸部的纵向纹路,左下方可见的椅背及墙裙护板的横线,投在门板上的左肩的阴影……这一切都并没有阻止,而是依然辅助了构图的倾斜。
少女的脸庞呈漂亮的椭圆形,而鼻梁、眼睛都是倾斜的。房门与身体等,全体的倾斜造成的不稳定感,反而给正面注视着画外的这张脸庞,加强了一种纯洁专注的印象。甚至让人觉得,伴随着这种注视,人物会朝画外的我们探出脸来。稚气的鼻子画得格外生动。以之为轴线,露出的牙齿和两眼的眼白,呼应出一个三角形结构。左右两眼稍显不平衡,位置微微偏左,因此而感到的嘴巴的撅起(或许人物有点小龅牙?)和下巴的鼓起、脸颊的红晕,一切都无比逼真,就仿佛这名少女此刻就在我面前,正凝视着我一样。哦不,她并未凝视我。那她究竟凝视着什么?画家吗?不,也不是画家。少女并未在看什么,只是双眼向内侧圆睁。勉强要说的话,她大大的眼睛所注视的,是自己不得不进入的“此方的世界”,是她接下来的人生。看上去不知哪里稍显古怪反常,也是她内心不安的流露,是临近青春期的少女,内心特有的一种不稳定情绪。而莫迪里阿尼仅凭一张正面凝视的肖像,就将这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少女脸颊的红晕,大概也是一位朴素的乡下女孩会有的晒斑,接下来很容易就长出雀斑来。女孩的嘴唇有一点歪,且稍嫌外翻,虽并不想让人家瞧见自己的牙齿,却无意识间把牙齿露了出来。这些,也都是青春期前会有的小心思。
望着这幅画,你会觉得胸中莫名悸动。回到公寓,爬上楼梯,从对面人家冲出这样一位少女,一面麻利地把运动鞋往脚上套,一面飞奔而出,砰地一声粗暴地摔上房门,在走廊里与你擦身而过,可注意力似乎却被别的什么吸引着,完全无视你的存在,就那样沿着楼梯,脚步咚咚地冲了下去。此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少女认真的表情、脸颊的潮红、猛烈摇晃的柔细发辫、并不显得可爱却莫名引人好感的态度……都令你觉得难忘,心中期待着不知何时还能再见。假如说想要把这样的期待,用一张安静的肖像画抒发出来,那么这幅作品,大概会无数次满足你的愿望。
总之,我觉得《扎辫子的女孩》所要表达的,不是睁大眼睛望向我们的、某一时刻的少女“表情”,而是一种青春期来临之前的少女“天性”。而且,非得是这样面容的女孩才足以表达。关于此画,在美术出版社的系列丛书“BBS画廊之世界绘画巨匠”中的《莫迪里阿尼》(1990年)中,著者阿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 Werner)这样写道:“惹人怜爱的容颜,比起其他肖像画,得到了更加自然主义风格的朴素白描……这位愉快地扎辫子的少女,眉毛微微扬起,洁白的牙齿与坚硬的眼白互相呼应,尚未被她生活环境里的鄙俗所浸染。”受到“愉快”这个词的诱导,再去仔细打量少女惹人怜爱的面庞,果真,清纯圆睁的眼睛,歪歪得到嘴唇,牙齿的形状,透着红晕的脸颊,以及坚挺的下颌,都让人意识到少女的健康活力,并切实感到青春期之前的天性里,并非只有不安。(脸颊的红晕被加重的印刷品,看起来则显得尤为“愉快”。)
实际上,以这个少女为模特的作品,还有另外一幅。背景稍显不同,人物戴着一顶头巾似的黑色贝雷帽。不过从面容、翘起的牙齿和服装,可以马上判定是同一位少女(《戴帽子的少女》,个人藏)。只是在那幅画里,她有双黑溜溜的小眼睛,更抓人心神,令人稍稍有被“勾魂”的感觉。虽说我看的是一张很小尺寸的印刷品,细节瞧不太清楚,但少女看上去好像要哭出来似的,比《扎辫子的女孩》更有一种古怪感,对于她独特的容貌也更为强调。
①阿梅迪奥·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1884~1920):出生于意大利利沃诺。虽身体病弱却立志于绘画,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学艺,研究锡耶那画派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906年移居巴黎,一面从事创作,一面与郁特里罗、毕加索等蒙马特的艺术伙伴们交往,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1909年,结识了雕刻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 Brancusi),开始崭新的雕刻生涯,然而由于身体虚弱,半途放弃。1914年,邂逅画商利奥波德·兹波罗夫斯基(Leipold Zborowski),接受对方的经济资助。1917年,在Berthe Weill画廊举办了生平唯一一次个展,却被认为裸妇画猥亵色情,遭到了警察的强行撤展,画作无一售出。同年与美术生珍妮·艾布特尼(Jeanne Hebuterne)相识,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兼为疗养,两人移居法国南部。回到巴黎的1919年左右,其作品开始在伦敦等地出售,但因久患结核病,外加酗酒、吸毒,损害了健康,最终于三十五岁时去世。整个生涯几乎只创作人物画,不属于当时任何艺术革新的潮流,通常被分类为“巴黎画派”,即对主要来自于海外的某些活跃画家的统称。——原注
②栋方志功(1903~1975):日本现代版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豪放洒脱,追求造型的夸张变体,具有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曾被错误地指责为“粗俗、怪诞”,后在圣保罗,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大奖上扬名。代表作有《悠闲的女性》等。
“与同时代的画家一样,据说莫迪里阿尼也非常喜欢小孩子。”确如此言,1918年,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法国南部,包括回到了蒙巴纳斯以后,莫迪里阿尼共创作了六福描绘孩童的作品,且当中每一幅都十分美丽,对平民家的孩子进行了真诚自然、充满爱意的刻画只是,每个孩子都透露出些许落寞的神色,没有一个人的表情是愉快的。但正因如此,才更有一种深入观者心灵的力量。也正因如此,“莫迪里阿尼笔下的孩童画,会唤醒人内心当中一种慈爱的感情”(维尔纳,字佐见英治译)。最好不要简单地把它当做是莫迪里阿尼愁惨心境的一种反映。我认为,他的人物画中几乎共通的“绝望”表现,是从塞尚的人物肖像中学习到且发展出来的一种美学上的信念。
“据说,自1907年巴黎举办塞尚回顾展以来,莫迪里阿尼就将那幅《穿红背心的少年》(尽管是复制品)一直放在自己身畔。并且每当说话时提到了塞尚的名字,就要把它拿出来,大力地亲吻几下。莫迪里阿尼意识到了自己与塞尚之间的”近亲性“。【《莫迪里阿尼》,多丽丝·克里斯托弗(Doris Krystof),Taschen出版社】另外,著者也引用了莫迪里阿尼对画家朋友苏丁③说过的一段话:
塞尚的人物,与古代美丽的雕塑一样,不去“看”;而我的人物,却会“看”。即使我没有为他们画上瞳孔,他们也会看。然而,与塞尚的人物一样,他们只是在表达一种对人生的无言的肯定。(此句译自英文版,高畑勋按)
③柴姆·苏丁(Chaim Soutine,1893~1943):出生于白俄罗斯、活跃于法国的犹太裔表现主义画家。画风曾受伦勃朗、夏尔丹、库尔贝等人的影响。代表作有《唱诗班的儿童》等。
在引用了以上这段话的章节《沉默的人生肯定》里,克里斯托弗从莫迪里阿尼喜爱的作家、亨利·伯格森④《创造进化论》的诸概念当中,撷取了“延续”与“等待”两个概念,极力说明它们与画家“沉默的人生肯定”所具有的关联。“画中人物的行为,事实上用“等待”这个概念最能加以说明。莫迪里阿尼的人物,陷入沉思的同时,将双手交握在膝上,歪着头,望向左方或右方。画中流淌着时间。他们将“延续”具现了出来,完全沉浸在自身当中。”
④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法国哲学家,当代著名的犹太思想家,曾获诺贝尔奖。代表作有《创造净化论》《时间与自由意志》等。
我虽不曾仔细读过伯格森的著作,不过认为克里斯托弗关于“画中流淌着时间”的观点,实在很有说服力。尽管人物正面凝视着画外的《扎辫子的女孩》,与以上提到的典型的莫迪里阿尼风格有着显著不同,但就像方才所述,确实有一种“延续”体现在画面之中,并且对人生抱持着接受和坑定的态度。
我很喜欢女性阿努克·艾梅,也喜欢男星杰拉·菲利普和导演雅克·贝克⑤。可以说,刻画莫迪里阿尼与他亲珍妮的《蒙巴纳斯19号》(1958年)是我颇为中意的一部电影,但我不会吧电影跟事实混淆起来,也不会被“美化成神话”的画家传记之类的东西所蛊惑。尽管如此,今年(2007年)举办的“莫迪里阿尼与妻子珍妮的故事”展(Bunkamura美术馆),却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对艺术抱有憧憬,自身也具有些许绘画才能,在巴黎的平民区或是蒙巴纳斯一带,随便扫扫能扫出一堆这样的法国姑娘。珍妮大概便是其中一员。”(大原富枝,世界名画二十幅系列之《郁特里罗⑥与莫迪里阿尼》,中央公论社,1974年)。一直被世人如此看待的珍妮·艾布特尼,实际上是位敏锐而富有才华的画家,这一点通过其丰富的作品得到了证实。并且,照片里的珍妮与多数肖像画中的她,面貌是如此不同,令我大为惊讶。两者一点也不像。我彻底明白了,某些素描作品虽对珍妮的容貌做了真实的捕捉,然而莫迪里阿尼以她为模特创作的那些油画,归根结底是一种美学、造型和心理学意义上的探索。
⑤雅克·贝克(Jacques Becker,1906~1960):法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曾多次获得金棕榈奖提名,代表作有《洞》《蒙巴纳斯19号》等。
⑥莫里斯·郁特里罗(Maurice Utrillo,1883~1955):法国印象主义的天才画家,有“巴黎之子”的美誉,活跃于巴黎蒙马特一带,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巴黎街景作品,画风受毕沙罗等大师的影响。代表作有《蒙马特,圣皮耶尔广场》《路毕克街与煎饼磨坊》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珍妮在法国南部避难,诞下了一名女婴。让莫迪里阿尼感到遗憾的是,他既没有为怀抱女儿的珍妮作画,也没有画下女儿的样子。但由于自己的孩子出生,他创作了两幅怀抱婴儿的女子像。画母子像的动机,不可能与他做了父亲毫无关系。因为,在给他最诚实的友人、画商兹波罗夫斯基(他为其创作过七幅肖像)的信中,莫迪里阿尼曾如此写道:“我为女儿的成长感到惊讶。它给我带了慰藉以及向未来走去的饱满希望。”(岩波世界绘画巨匠系列,《莫迪里阿尼》,清水敏男译,1996年)当他因肺结核离世时,女儿仅仅一岁零两个月。
为何没有珍妮怀抱女儿的肖像呢?恐怕是因为妻子珍妮要为莫迪里阿尼做模特、摆姿势,要看护病中的他,料理家务,还要抽空描画公寓窗外的景色和熟睡中的他;女儿也从患有肺结核的父亲身边被远远抱开,一直由乳母照顾。而在莫迪里阿尼去世的两天之后,怀有九个月身孕的珍妮,也跳窗自尽。
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