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立鹿耳四足青铜甗[yǎn]
商后期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
现藏:江西博物馆
高105厘米,重78.5公斤,这是我国最大最重的甗[yǎn],称“中华甗[yǎn]王”。耳上立雄性幼鹿,回眸相顾,腹饰兽面纹四组。
甗[yǎn]是古代的蒸锅,这个甗没有篦[bì],但甑[zèng]和鬲[lì]连接处铸有镂孔篦[bì]托一圈。
新干大洋洲商墓 位于江西赣[gàn]江流域的新干县,1989年出土,随葬品达到1900余件,青铜器有480余件,出土了许多风格独特,富有地方区域特征的铜器,还有大量精美的玉器。
通过对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陶器的分析,此墓年代大致相当于商晚期殷墟妇好墓的年代,即商王武丁时期,c14测年为1160B.C.,与推论吻合。属于江西的吴城文化第二期。
铜礼器的器型为中原形制,添加了地方性的纹饰,如器耳上立有虎、鸟、鹿的动物形象,又以虎最多,再如“燕尾”状的索纹,乐器、兵器和青铜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证明是本地铸造的。
有些铜器呈现与郑州二里岗时期相似的特征,如带状的乳钉纹,但并不能证明是商早期所铸。判断遗址的年代,应该以诸多器物的各种因素中年代最晚的为依据,这个原则对单件铜器也适用。
吴城文化可能是商代的方国之一,族属是古越民族中的一支——扬越人,墓主人是其王族。商文化南下到此地,或许是为了瑞昌铜岭铜矿的铜。
下面再介绍数件墓中出土的青铜瑰宝。
卧虎大方鼎 通高97厘米,重49千克。耳上各卧一虎,饰兽面纹和乳钉纹,圆柱足中空,足上部浮雕羊角兽面。
虎足铜鼎 通高44.5厘米,鼎足和耳上的虎,表现了独特的虎崇拜。
兽面纹提梁方腹青铜卣[yǒu] 高27.8厘米,方腹中央有“十”字形长方管道,互相通连,双层底,外底有十字镂孔,是巧夺天天的设计,大概即可以用炭火在底下加热,又方便浸入沸水中烫酒。
瓒[zàn] 通高16.5厘米,少见的酒器,形似带把的觚。
兽面纹铜镈[bó] 通高31.6厘米,主体为浮雕牛角兽面纹,四周环饰燕尾纹。
大铙[náo] 出土了三件,是南方特色的乐器。大洋洲商墓的镈和大铙,是考古发现最早的镈和铙,为中国乐器史提供了实证。
9、云雷纹大铜钺[yuè]
商后期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
现藏:江西博物馆
这是我国商代最重的一件钺,通高36.5厘米,重11.4千克。钺的中部有长方形镂孔,像一张嘴,上6下5颗利齿,镂孔周边有一圈燕尾纹,是具有地方区域特征的纹饰。钺的周边装饰云雷纹,纹中有镶嵌的红铜,是错金银工艺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大钺[yuè]既是兵器,也是刑具,是王权的象征。
大型钺出了两件,形制类似,另一件多了两颗牙,通高35.2厘米,重6千克。
蝉纹大刀装饰有带状蝉纹,通长67.9厘米,重1.69千克。
勾戟 罕见,是直援戈与长条形刀的复合兵器。
伏鸟双尾青铜虎 通长53.5厘米,重6.2千克,形似虎尊,腹底空,背上立小鸟,虎是新干大洋洲最常见的装饰题材。
双面人头形神器 通高53厘米,头顶有圆管,器下有方銎[qióng],不知何用。
犁铧[huá] 肩宽13.7厘米,是不是犁有争议。
耜[sì] 肩宽14.4厘米,銎口截面呈钝角三角形,近口正中有圆形穿孔,翻土用的农具。
中国古代青铜一般用来造礼器和兵器,极少见到农具,大洋洲商墓则罕见地出土了多种我国年代最早的青铜农具,可能是用于农业典礼,也或许在南方曾较多地使用青铜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