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星爷的《大话西游》上映,让很多观众甚至是专业的影评人感到失望,原因很简单----看不懂,无逻辑。2004年《蝴蝶效应》在北美一上映便创下了票房收入冠军的好成绩。之所以拿这两部影片对比,是因为《大话西游》中月光宝盒的作用和蝴蝶效应的作用如出一辙,即可以将时光倒流,然后随心所欲的改写自己并不满意的历史片段。但在故事情节上《大话西游》似乎为了照顾中国观众的思维,重在强调故事的完整性,而对细节的描写不够细致,或者是说在某些貌似不太合逻辑的镜头重复率较高。此般用心良苦只是为了增加中国观众对影片的可理解性,然而,中国观众似乎并不买账,迟来的理解在影片上映十年后才被意识到。即使星爷百般无厘头搞笑,貌似也无力回天。就连中国人都自嘲道:我们的反应弧真的是太长了。而《蝴蝶效应》的“无逻辑性”较《大话西游》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更倾向于对细节的描述,并且场景转换的次数更高,而场景之间转换的重复率极低。如此更是增加了观影人的理解难度。
同样逻辑思维方式的影视作品,在放映效果上的如此巨大反差,不得不让人反思中美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其实通过上述对比,再联系一下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结论似乎不言自明了,就是中国人思考问题时的“思维胆怯性”,中国人太过重视传统的东西,反而对新事物、新方法的接受能力较弱。他们不愿意、也不能甚至是不敢接受与自己习惯中养成的刻板思维异样形式的逻辑。这种“思维胆怯性”不仅限于观影,甚至是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工作中去,使他们无法打破自己心中那堵墙,创新的思维都不敢拥有,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唯一可以替我们开脱的理由便是1995---2004这九年间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我觉得这个理由有点自我安慰了,就好像是在说,火药是我们先发明的,而当英法等国用热武器打开我们国门时,我们才说:我们也能用火药打仗了。
我有一种让自己都胆战心惊的假想:这是不是“拿来主义”的与时俱进------中国自己先有得好东西不被自己人认可,而要等到外国人追捧人家自己的那个与先前中国像类似的东西时,中国人才以“恍然大悟”的名义跟风似的追捧起来。其实我觉得中国的教育也在以一种不自觉的形式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后,中国人在学习中所谓的“三门主科”是不是也发生变化,稍微偏理科的专业就彻底告别了语文,稍微偏文的专业也在和数学诀别,而英语呢,哪个专业、哪个学生能够将其彻底放弃呢?这样的课程安排是不是潜意识里告诉大家:我们更加注重交流、引进,而轻视自主创新呢?
中国要发展,要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就要打破自身保守的“思维胆怯性”这不仅要求全体中国人进行洗心革面的自我反思,还需要你 、我、他在必要的时候能够互相提醒一下:“兄弟,再勇敢一点”,也许某个新思路就被打开了。我们不能只是沿着老方法复习功课,还要学会用新方法预习功课。一句话:感想,敢做,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