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
我们构建了强有力的问题后,就需要这根主线将这些问题有效地组织在一起,帮助我们将问题效用最大化,同时我们还需要这根主线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实现我们的沟通目标,而这根主线就是结果导向思维。
很多提问者之所以提的问题会失控,往往是因为缺乏结果导向思维。
在提问中,你需要评估:对方会如何回答你的问题?如果没有按照你的设想回答,你的后备方案是什么?
1.用结果导向思维优化问题
结果导向思维往往是需要我们在提问之前做更多的思考和准备,提问之后做总结与反省,通过不停地思考、训练和优化来提升我们对问题的控制能力。
你要的结果是什么?
对方为什么要配合你的提问?
有何外在因素会影响提问效果?
这个问题问完后,下个问题是什么?
为了实现结果,问题应该如何组织与控制?
2.我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但在沟通的过程中将结果忽略或遗忘了,于是陷入了其他对结果没有帮助的沟通中。
如果标准不统一,反倒容易让孩子迷惑,进而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结果导向思维需要我们前后一致,标准统一。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要的结果可能是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为什么+为什么不”的问题组合,以及假设性的问题可能是你经常需要使用的。同时,老师和学生关系一般都比较融洽,在提问时可能不太需要关注提问技巧,而是多问开放式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即便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你也可以继续提问,因为你要的结果就是让他们从错误的答案中反思、学习与成长。
如果你是一位演讲者,你要的结果可能仅仅是引导大家思考,吸引听众关注,问题本身的答案可能并不重要。你的问题可能都是没有答案的,还可能需要连续性排比式的发问,因为你要的就是迅速将听众的关注点落到你身上。为了和听众有互动,你可能还需要问一些明知故问的简单问题,而不一定是问体现优越感的问题,因为你的目的是让听众自己说出你想要的答案。
在分析评估时,或者在提问前准备时,你可以做以下思考:
你是以什么身份在提问?
今天沟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所有的结果中,如果只能选择一样,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你是要眼前的结果还是长期的效果?
你是要事情的结果还是要和对方讲道理?
你是要对方多说自己的观点还是接纳你的观点?
【我思】
1.结果导向思维
帮助我们把设计好的问题串起来,最终实现沟通目标。
提问前思考准备,提问中结果导向,提问后反思总结。
对方会如何回答你的问题?如果没按照你的预期回答,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2.明确想要的结果
需要我们前后一致,标准统一。
问自己:
你是以什么身份在提问?(自己身份)
今天沟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沟通目标)
在所有的结果中,如果只能选择一样,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最想要的结果)
你是要眼前的结果还是长期的效果?(眼前or长期?)
你是要事情的结果还是要和对方讲道理?(结果?道理?)
你是要对方多说自己的观点还是接纳你的观点?(对方多说?对方接纳?)
小结:
提问是需要提前设计的。明确目标+清晰身份→提前想好各种回答的可能性→前后一致→保持主线→达到沟通目标→及时复盘。是一套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流程。
【我行】
按照事前事中事后设计问题。
@《提问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