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的读者而言,应该是没有任何印象的,也根本不怎么关注;读者最关注的还是这本书对自己而言有用不?谁是作者,至于出版社是哪家,并不是没有那么重要;至于对责任编辑关注的就更少了,除非是资深读者、骨灰级书友,会追某责任编辑的推的书,因为他们知道,最信赖的责任编辑推的书,是不会“打眼”的。
聊一本,我们就不得不聊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一本从选题确定、内容编审、出版流程、上市发行,这所有的环节都需要经责任编辑的亲力亲为,如果作品是千里马的话,那么责任编辑就是伯乐。在这里我们借用一个目前是时髦的词:“产品经理”来定位责任编辑,是非常恰当的。一本书就是一份产品,这件商品的运作和操盘手就是责任编辑,说责任编辑是产品经理一点都不过分。
由于工作角色的定位,责任编辑通过不会抛头露面,只是默默无闻地在幕后工作,所以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责任编辑即陌生,又熟悉。说他们陌生,因为读者或许根本都不知道责任编辑的存在,说熟悉,每当读者翻阅图书的时候,又能清楚地看到,图书责任编辑的大名浮现在读者的面前。
今天为何要把责任编辑作为一个话题,单独拿出来聊聊,这跟我平日里跟各出版机构编辑打交道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有关。由于我从事的是图书营销方面的工作,奇怪的事,为什么找我洽谈新书推广的一大部分的小伙伴会是各大出版社的编辑,就是所要推广新书的责任编辑,而非出版社的营销经理。对于这种现象,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特分享给大家——
首先,责任编辑确实责任重大。
出版机构每年的经济效益跟每年的图书销售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出版机构每年出版的图书都是由各责任编辑操盘负责,可想而知,这份责任和压力有多大。作为出版机构的产品经理,市场研究、选题选择、图书营销、质量监控、渠道发行等等,每一个环节责任编辑都会倾注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一本接一本,责任编辑都过着炼狱般的生活。
我相信很多进出版社应聘编辑工作的朋友,都是带着美好的文学理想和抱负而来,但真正入职后的现实情况,会有很大的落差,人文情怀与业务压力的冲突,很容易让人崩溃,特别是出版社公司化的改制,使得出版社经济效益的压力日显突出,责任编辑身上压力和重担越发沉重。
其次,责任编辑都是多面手和全能战士。
先说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很多做得不错的图书公司的老总们都是从出版社“下海”出来单干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岗位确实是个锻炼人地方。如果有玩笔杆子的朋友想进军图书行业,先到出版社做几年责任编辑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形成出版社责任编辑都得是多面手和全能战士的原因有很多,体制因素有,但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传统图书发行渠道模式所造成的。传统的图书发行,很简单,书一出版就交有新华书店铺货代销,出版商的工作中心放在了多品种图书出版上,这形成了出版社“重品种、轻营销”的传统商业生态。
出版和发行是出版社的两个轮子,当发行有新华书店这个庞大的实体书店渠道,责任编辑跟发行的关系就似乎显得非常的微妙。责任编辑的地位和作用就得以不断地强化和提深,这是历史的原因。但是,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电商的崛起,实体书店渠道的不断萎缩,出版和发行的地位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图书营销对图书发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责任编辑的多面手和全能战士角色受到严峻的挑战。
第三,产品经理和营销经理绝不是天敌。
随着网络经济的日趋强大,实体书店系统的溃败,图书电商渠道的垄断的形成,出版行业出版商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传统的“重品种、轻营销”的生存法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型的网络销售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实体书店的展销模式,如何做好图书的宣传、推广对图书的网络发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责任编辑从来就不是三头六臂,责任编辑都是多面手和全能战士的定位可能会退变,责任编辑可能会回归内容编辑的本来角色。新型的出版机构分工协作将出现,特别是图书营销部门的强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市场研究、渠道建设、宣传营销、品牌构建等等营销工作将由营销经理接管。
做产品的和做市场的,两者的冲突是天然的,在任何行业都一样,出版行业也不例外。理论上来说,责任编辑是图书质量的关键,营销经理是图书发行的保证,两者只有精诚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最后,回归正题,说了这么多关于责任编辑的话题,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新时代,责任编辑的所扮演的角色再次发生变化。责任编辑作为出版机构的产品经理,是图书质量的保证,根据市场需要出版适销对路的图书,做好图书内容是才是责任编辑的根本之责。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实战家,“图书试用网”和“图书链”主编和联合创始人。微信公众号:laojiangshu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