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之后,我感觉自己能写出来的东西已经少了很多了。相比于高三最后那段阴暗与挣扎的时光,这些日子我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心态慢慢趋向于平和,有时候想写点东西,也只是胡言乱语不知所云。
我的老师曾说我的文章少了一种凝练感,我确实感觉到了这一点。我总喜欢自说自话,把别人说的云里雾里。这不好。
老师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有一个缺点,就是作者太喜欢在一段事之后发表感慨,有时候让读者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不至于想表达的情绪如鲠在喉,欲说还休。但有时候就显得过了一些,尤其是在那些不同的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处境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的时候,这种情况下,安静地讲故事反而是更为让人潜入的做法。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可没见着《哈姆雷特》里面有旁白,讲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最近经常有笑话,说着作者做自己的阅读理解,反而得分寥寥。这并不稀奇,天知道这个作者离写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了多久,自然很难想到当时灵光乍现之下写出来的传世之作,究竟想表达什么。只能说,题目的答案,给我们一种以学生视角最容易得出来的方面。就比如高中课本上的《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林黛玉如何机警,贾宝玉如何顽皮,却很难想到这种“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的衰景。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文为心生》。我在那里面说了,我们写出来的东西,说到底是自己内心的声音的流露,这种觉醒远比语言觉醒得早。因为我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就会想,我有点饿,我不舒服,我想要那个东西……当然孩童不会用我这种语言想,这是一种感觉。等到我们长大一点,我们就会觉得吧东西一股脑闷在心里不舒服,于是就会写点东西。这些东西不是说给谁看的,它是一个人心中最隐秘的东西。有人叫它是日记。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喜欢写东西,喜欢文艺,因为他们想得多一点,所以想表达的东西也多一点,只是很少有人能认认真真地听他们倾诉,所以文字成了最好的出处。
所以这就是我反思的原因。我在想我最近写的东西都太想张扬而非记录了。我希望我的文章可以被认可——但大可不必。其那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一桩冤案,我最后写道,我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我就在想,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写作,是为了让心中郁郁不平之愤慨宣告于天下否?显然不是的。我最近读了几本书,我看到书里都是用一种从容的语气。讲着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搜肠刮肚般地想着怎么写书评呢,分析分析它的文笔难道不好吗?
写随笔和写小说很明显是不太一样的。写小说就不得不考虑读者的感受,要引起他的共鸣,要让他们读得下去,所以要注意伏笔铺垫,前后呼应,高潮跌宕。但随笔就不太一样,有时候它就是自己的东西,你只需要把自己表达清楚,把生活记录清楚,把话说明白,其实别人怎么想就不是很重要了。
于是我反思至此,认为自己应该如此去做:首先是调整好状态,不应该为了写而去写;其次就是注意一点自己想说什么,不能中途易辙,好好地把想说的说清楚;最后就是弄明白写不同东西所应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