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天阅读《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阅读时间:2023.1.20
阅读内容
建议十三:发生经历,展开“让学”旅程
“学生参与是成功教学的主要指标”,要“不断地把学习过程更多地交给 学生”。①让学就是教师分权,使学生从获得走向更多的参与和创造,即把学 习过程交给学生,让他们更多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确认过程性目标的意义与价值
当然,过程性目标不等于阶段性目标,它更强调过程性。进行了活动, 发生了经历,产生了体验,生成了感悟.....-.此时即便未曾出现一个实质性或 实体性的结果,但也成就了一个过程,达成了一个目标,甚至结出了某种成 果。只是这种成果是隐形的,树根也是隐形的,没有谁会否认它对树木及其 花、叶、果等的作用。
过程性目标的提出是辩证处理教学因素之间对立与矛盾关系的智慧之 举,它也是对过往太多忽视过程、剪辑经历、告诉结果,进而缺失体验、 淡化感悟,最终导致教学不扎实、学习“带不走”等现象的拨乱反正,是 对过程的强调、补偿与尊重。今天,我们有必要确认过程性目标的意义与 价值。
在“捂.焐·悟·晤”中“把知识做出来”
把知识做出来,这是这节课给我最深的印象。杜威主张“做中学”;布 鲁纳认为,“做某件事能帮助人了解那件事”;北京名师张思明坚持让学 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许多次课堂观察感悟的基础上,我提出了
....
“捂·焐·悟·晤”的“经历学习四字诀”。
捂,以手盖物。有时,教学需要捂盖子,暂缓一步呈现,稍迟一点抖 搂,并有所保留,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陌生感、有知识饥饿感,进 而激活潜在的猎奇心、探究欲。这有点类似于相声、说书中的丢包袱、卖 关子。
焐,把某物置于温暖处,使之渐渐暖和起来,喻指教师把问题抛给或 还给学生,使其在心里认真忖度、反复摩挲,最终从对问题的茫然中破茧化 蝶。朱熹曾以“鸡抱卵”来比喻读书求知:要“宽着期限”,在合适的温度 中才能孵出小鸡,而不宜增温加热,急于求成。焐更多是自主生长,因此后 续发展力一般都比较强大、持久。
悟,在心里对某一事或理进行较为深入的咀嚼、体尝和思考,进而自能 知晓,有所发现。焐属于广义的悟,而这里的悟是狭义的,是思维壅塞后的 水到渠成、冥思苦想后的豁然开朗,是自己把窗户纸捅破,把盖子揭起。
晤的本意是相遇、见面,此处引申为呈现、言说、对话、展示。
捂有哪些动作要领
一是预习要适度,勿因过度预习而使学习内容一览无遗,进而使教学成为再次嚼馍的过程。有时,教学内容不多也不难,(深度)预习会使学生对 将要学的东西无所不知,届时想捂都捂不住。
二是设法让学生对原本熟悉的东西产生“间离效果”(戏剧用语,本意 是让观众看戏时并不完全融入剧情),就像一个平时熟悉的人被蒙上面纱, 是另一种形式的捂。可见,捂的本质绝不是蒙蔽,而是启迪;捂的目的在于,经由一段幽暗的思维通道,最终抵达豁然开朗的心境。
三是适当调节优秀学生的学习节奏,尽可能不让其过早泄密,从而对其 他人有必要的“课堂等待”,进而“以时间换(更多人知识生长的)空间”。
将有质量的时间更多花在长效的核心知识上
李希贵校长说,没有一篇课文不可以用一节课上完。要在短时间内上完、教好,把握本质是前提。课堂时间再少,也不能在本质问题、核心知识上匆匆而过、囫图吞枣,要舍得"浪费时间"。
思维也是一种实践,应当把它写入“经历学习”中
还是海墨特说得好,"教学是为了使人产生有活力的思想,而形成有活力的思想需要时间"。思维也是一种实践,应把它写人"经历学习"中。"经历教育"是基于经历、在经历中并在某种意义上也为了经历、为了体验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