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以为我是善于独处的,可事实证明这件事我可能得重新考量。可能我喜欢独居和群居两者不停切换的状态。群居时间长了不适应,独处时间长了也不适应。
这个国庆假期的几天时间我几乎都是独处的,这几天都是独自在家呆了一天,看了一天的书以后就有种莫名的失落感,感觉很无力,很惆怅。干什么都没动力,想出去走走又不知道去哪,想继续呆在家又实在找不到想继续做的事。感觉整个人进入到了一片荒芜的真空,所有的东西都静止下来了,但是眼睁睁看着时间还在溜走,想抓却抓不住。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煎熬。这种心情在平时很难体会到的,只有在一个人独处时间长了以后才能感受到。
然后就不断的思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的问题,越想就越看不到希望,越想就越失落,感觉一大把年纪了还没混出个模样来,很伤感。
原以为假期的时间充足,可以随意我安排和支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安排紧凑点或宽松点都可以,可是实际上没想象的那样美好。虽然假期的时间就是一张白纸,随便我在上面涂画,但是这样的时间太过自由了,最后的感觉也并不比在平时没有选择更好。在节奏很快的日子里我效率很高,一旦有了大把的时间反而变懒了,计划的事情不断往后拖延,总觉得后面还有时间。
翻来覆去,最后一天下来也没干什么事,效率很低,有时想想还不如挥霍掉来得潇洒。也许没有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这句话是真的。
出了门又想回家,在家呆久了又想出门。比如今天上午去图书馆还书,还完书就是13点了,此时我还没吃中餐,而当时的感觉是想尽快回家,恨不得中餐都不吃了就好。到了晚餐的时候我又想去看电影,但又害怕看完电影后回到家产生更严重的空虚感。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作用,一种很纠结的思维模式。和外界没有联系的状态下一个人独自待久了就会产生这样的奇怪的心理。这样的身心都不健康。
但是我的理智脑还是能告诉我,这是一种虚幻的思维,是对自己的误判,是一种偏见,也许过了这种节假日的空洞期我的想法就会改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