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来,隔着窗玻璃向外张望,阴暗的天空,如同昨日。穿衣下楼,发现下雨了。雨点像一跟细细的绣花针,撒在每个角落,如牛毛,如细线。街上都起了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好像薄薄的纱巾,朦朦的细雨连成一片,飘落在树叶上、小草上、屋檐上,汇成晶莹透亮的小水滴落到水泥地上,发出阵阵滴答声。这情景真美!
路上行人匆匆,我亦如此。7:05我准时出现在与李老师约定的地点,准备和他一起去参加“2018郑州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师素养观摩研讨会”。今天总共听了四节20分钟的小课,收获颇丰。17号选手讲的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随着老师和学生的动情朗读,我们仿佛一起进入到了那个曾经美丽的小山村。老师最大的亮点,是随文识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写字指导非常到位。
18号选手讲的是《搭船的鸟》,老师不仅随文识字,而且教给了学生动物写作的方法,并让学生现场做了动物外形的说话练习,做到了读写练相结合。
19号选手做了一个突破,讲的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人物描写一组,不仅教师的音色动听,而且指导朗读层层深入,把人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通过朗读展示了出来。
20选手不仅能够随文识字,还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在生活中识字的,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最有趣的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即兴演绎课本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精彩的课程结束了,各个领导都做了中肯的点评,既有肯定也有建议。
课程听完了,我的反思却在继续。专家的点评中,我清楚地记住了这两句话:希望语文老师能够减少课堂的控制力;预设的东西少一些,生成的东西多一些、灵动的成分多一些。这两句话也是我们“生本课堂”的精髓。那么生本课堂,我们教师需要具体做些什么呢?必须要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放手,真正依靠学生自主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课堂”教育思想,要求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到这里,我想起了上一周我讲的那节课,就是犯了教师讲解过多、没有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的错误,想想真是惭愧。看来,我在“生本课堂”的教学之路上还需要迈开大步向前走啊!
学习不止于抵达,而在于远航。未来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未来的实践之路还需踏实,只要心中有方向,就不惧怕前途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