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机场大巴到达拉萨市中心后,我们选择了公共交通前往所订的酒店,初到拉萨,给我的印象非常好,干净整洁的空调车1元/人,双语(普通话、藏语)播报站名,车内并有显示站名的电子提示,使初到拉萨的旅行光观者非常放心地乘坐,不必担心下错站台。在公交车上,一名热心的身着喇嘛服的年轻喇嘛和我们聊了一路,钩起了我的好奇心,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是在拉萨的各大教派学习,在拉萨的街头随处可见,习以为常。
下了公交车,拉萨傍晚阳光依然强烈,先生拖着两只箱子,我负责导航,我们选择的是离大昭寺很近的老城区,应该是很近的,谁知部分在维修道路,有些道路必须绕行,导航所指的地方进不去,心头一急,又重新导航,我们定的是“香巴拉精品酒店”,导航一下子把我们导向了“香巴拉大酒店”几字之差,在那个刚到拉萨的傍晚,我们来来回回在拉萨最繁华的“林廓东街”拖着箱子走了两遍,已至于后来对这条街非常之熟悉。
到达“香巴拉精品酒店”已是晚上9点,天色暗了下来。这是间非常有藏式特色的民宿,前台的藏族小伙告诉我们由于维修道路,可以到巷口打电话,他会来接的,嗳,一个累啊!
简单地说我们预定的信息,他帮我们非常利索地提起一只行理箱领到三楼(他居然一条腿有残疾),这是一栋典型的回字型藏式建筑,五层楼高,顶楼是大平台,可以远看到布达拉宫的全景,和拉萨市区景色,以及远处四面环绕的高山,非常棒。每层楼有四、五间客房,大小不一,后来我们在这里先后住过三种户型,每一间都不一样,特色分明。藏式的建筑,木制楼梯,很窄,只能一人上下,坡度很高,后来了解知道,在西藏,楼梯坡度越高,证明主人地位越高,在后面逐步游览寺庙时这一印象更为强烈。我爬上三楼,气喘嘘嘘,这时才发现多走了近一小时的路并没有出现高反,掀开布帘,一进房间,头一次见到藏式的房间,非常有特色,桔红色的墙面,镶嵌着珠宝(红珊瑚、绿松石、天珠、异形玻璃),还有手绘的佛像嵌在里面,供奉着珠宝,房屋中间有着雕花的立柱,地上铺着地板,床塌处地面铺着织着老虎图案的羊毛地毯,卫生间是半圆形,没有门,青色的石砖、地砖,同样青色的墙上嵌满珠宝,呈现出古朴未经修饰的样子,加上屋内纸质的挂灯,整个房间给我的感觉好像进了“盘丝洞”一样。后来住的两间“盘丝洞”一间比一间大,总体色调是一样的,墙体镶嵌的珠宝和壁画越来越多,屋内的柱子从一根增加到二根,同样雕花鲜艳,色彩醒目。屋内的纸质挂灯也从第一间的三盏增加到六盏,屋顶全是图案,房间的家具也都是藏式的,柜子的门上彩绘着各式显示生活场景的图,有骑马、打猎、牛、羊放牧等。在床的顶部有红黄兰的拼接的床幔,随风飘动,无处不现示出藏族的气息,时刻提醒着自己,来到了西藏,来到了拉萨。屋内唯一现代的是,有网和电视,信号非常好,一切安顿妥当,第一天也没洗澡,顾不得什么,奔波了一天,好好休息了。
拉萨的阳光起得格外的早,透过窗帘,直射进屋,使得“盘丝洞”和晚上看到的不太一样,明亮起来。虽然没有觉得有高反的症状,感觉味口并不太好,我们住在老城区,一出门都是本地人生活的地方,几步路就到了这里最大的清真寺,非常热闹,顺着人流,看到一家甜茶馆人很多,走了进去,这里是藏式早餐,要了一保暖壶2L的甜茶(12元/壶),一份藏面,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送来的甜茶配了二只很小的杯子,藏面配了点小菜,甜茶的味道可以接受。问了老板,甜茶是用红茶、牛奶(羊奶)加糖一起煮出来的,颜色为棕色,飘着奶香,味道很像我们这里的原味奶茶,熬的时间越长,甜茶越好喝,一壶甜茶,分倒至小杯中,趁热喝,非常香甜。后来知道,西藏人大部分每天上午都会来喝甜茶,在那里聊天、喝茶,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甜茶馆一般只开到中午,下午几乎是不开门的。随后在西藏的前十来天,我们每天早上都去喝甜茶,必点的是一壶2L的甜茶,藏式早餐也品尝了炸土豆条(土豆片)、昌都炒面、白饼、牦牛肉饼等,鸡蛋是现煮的,问了才可以帮你煮,这里的鸡蛋是2元/只,价格很高(我们这里煮熟的鸡蛋是1元/只),随后在拉萨生活了十几天,真正体会到了拉萨的高消费。我们去过了二家不同的甜茶馆,观察着这里人来人往的藏民生活,他们大多数都是本地人,着传统的藏装,有的手里拿着转经筒,听着他们用藏语聊天,也说普通话,偶尔还主动用他们的甜茶壶给我们的杯子里加满甜茶,非常友好、热情。也有来甜茶馆乞讨或化缘的,背着孩子妇女、老人、残疾人,有穿着迦纱的喇嘛,甜茶馆的老板从不阻拦,基本上喝茶的人都会主动地给点零钱,民风纯朴。我们也主动准备1元的纸币,有一次,半小时内先后来了五拨乞讨的人,把我们准备坐车的零钱都给完了,十分尴尬。后来找到一家豆浆、油条店,就没再去那家甜茶馆,还是觉得这种早餐吃的习惯啊!
西藏的一天从甜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