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
——《三傻大闹宝莱坞》经典台词
最近又把《三傻大闹宝莱坞》看了两遍,里面的经典台词句句戳心啊,尤其上面这句台词,直达心底。
我不知如何准确定义友谊,但它确实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朋友之间,本无意比较,但是当你和你的朋友同时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双赢最好,但要是一成一败,败的一方纵然为成的一方祝贺,但内心底是很失落的。
1.
很多年前,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参加学校的作文竞赛。赛前我们相互加油打气,下了考场,我们说说笑笑,玩玩闹闹,只是心中略显焦急地等待着成绩。
因为是校内竞赛,老师们阅卷神速,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公布了名次。我满怀期待又紧张,我得了第二名,第一名得主是我最好的朋友小C。
我内心是非常非常想祝贺他,可是怎么说也说不出口,郁闷到不行。那时候年纪小,还不懂得掩饰,所有情绪都写在脸上,下课小C看我不开心,他替我难过,还说:承让承让,真的不好意思。
之后,我看了他的文章,写得的确比我好,我心服口服,但心头还有点堵堵的。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差不多十年了,但那一刻的感觉我一直没忘掉。因为当时,我一边懊恼他得了第一名,一边又鄙视自己的心胸如此狭隘。我无法排解自己的情绪,一度以为是自己人品出现了问题,暗暗在心里扎自己的小人儿。
直到颁奖典礼的时候,教导主任正式宣布结果,他上台领奖的时候,我在台下真心为他鼓掌,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我才释然,这才是友谊该有的样子。
2.
大学舍友小E,我们关系特好,用北京话说,那叫“铁磁”。大学四年,形影不离。
可每每考完试的时候,我并不想跟她交换成绩,我怕我的成绩没她好我会难过,也怕我的成绩比她好而让她难堪。她也一样,从来没问过我,因为大学时的学习成绩跟奖学金直接挂钩。我已经见识过几个同学曾为了那几百块的奖学金撕破脸,我觉得不值得。
第一次考四级的时候,我们都初生牛犊不怕虎,结果我俩出师未捷生先死,听力都没听明白,光荣的死在了战场上。事后,我们总结经验,决定再战一回。
之后的一个学期,没事我都泡在自习室,不停地刷试卷。小E参加的社团多,做事认真,对师姐随叫随到,每次跟我上十分钟自习就被师姐Call走了。我好几次提醒她,自己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社团活动只是为了锻炼自己,切不可本末倒置。
“我也知道的,可是师姐叫我,我不能不去呀,不然她又给我脸色看了。”她也很无奈。
第二次过级,查成绩的时候,她忐忑,我只好自告奋勇地帮她查了。
我低分飘过,而她,比第一次还要差。看着她难过到几乎要流泪的眼睛,我压住内心的狂喜,压到最后跟着她一起难过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默默看着她数着米粒吃饭,然后在校园里胡乱地转悠。她时不时看着我欲言又止,我知道,她心情极度沮丧。不仅仅是因为她没过,更是因为我过了。
成功的喜悦只需要跟别人分享就够了,并不会感到孤独;而失败的痛苦,更多的源于在未来的日子里注定要孤军奋战了。
3.
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大家就像小蜜蜂,每天穿着正装,像个推销员一样到处去有可能的公司推销自己。
有一天,闺蜜要我陪她去面试,我动身陪她去了。
在公交车上,她一路巴拉巴拉,兴致勃勃地讲将要去的公司的种种,还有各种期待,我也时不时给她建议,还有要面试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也是菜鸟一只,都是理论上的经验),为她能够进入这样的公司高兴。毕竟十几年的闺蜜了,跟亲姐妹一样。
中途,我接到了前一天面试的一家公司的拒绝通知。那条短信说得很委婉,大概意思是因为我是女的,而他们需要一名男同事。我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从顶点直线向下冲刺,一盆冷水浇得我忘记了那是炎炎夏日。
我脸上维持着比哭还难看的笑,不想再说话。
闺蜜问我怎么了,我把情况大致说了一下,当然,并不是很客观,还有我的一些主观的,略带愤怒的情绪。
闺蜜叹了口气,安慰我:“没事啦,现在面试谁不是这个样子,这种情况大家都遇到过啊。别难过了,再找呗。”
闺蜜面完试,很兴奋地拥抱我,“真想留下来啊,这家公司的环境我太满意了。”
我泱泱的回她:“能留下来当然好啊,我也觉得这家公司很上档次。”
她也看出了我的失落,可无从安慰,只能拉着我往回走。
隔天,她打电话来,告诉我她面试成功了,收拾收拾就可以上班了。
我既替她高兴,又为自己着急。
我知道,昨天自己因为那么一次不值一提的拒绝就闷闷不乐,是因为闺蜜的成功,是衬托之下的恼羞成怒。为此,我还需要修炼。
4.
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曾有我这样矛盾的情感体验,我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不够豁达。可是这友谊比珍珠还真,我确信。
当你对朋友的定位与自己齐平,那么当你看到朋友有一天比自己发达,内心难免不平;反之,当你看到朋友过得不如你,你心中又会替他惋惜。
你如果对朋友有清楚的认识,知道他的优势和缺点,在看到结果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意外了,除非,剧情扭转太过玄幻。你看到的并不全是你以为的,或许朋友在背后的努力和付出你并没有看到,所以心中会产生落差。
朋友考第一,感觉很糟,并非嫉妒,而是你理所当然地认为作为朋友,应该时刻保持一致。
毕业五年、十年之后的同学聚会,之所以一次比一次别扭,混得不好的,觉得难堪,自我感觉被人瞧不起(当然,大家都很忙,很少注意你);混得好的,要么在无形中给大伙的心里添了堵,要么就成了一部分人抱大腿的准目标。很少有人知道了曾经与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差的人,过得比自己好还能保持从容镇定,心中不泛涟漪。
友情失去了平衡,就面临破裂。两个上进的人和两个堕落的人的友谊一样稳定,打破平衡的时刻就是其中一个人跳出了这种既定模式,从而引得另一个人愤愤不平。
友谊天长地久,除了彼此珍惜,还不能打破朋友间的平衡。
影片中三傻,他们当然不是真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曾经考第一的朋友是其他两人的伯乐。对朋友心怀感恩,也是一种平衡,而这,超越友谊本身,带着崇拜,乐意跟随,是亲情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