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游记
万物求存,文化是生存结构的载体。人类社会多种文化交界的地方,必然产生包容和碰撞。久居江南,稻熟鱼肥、小桥流水的农耕文明,与餐风露宿、天苍野茫的游牧文明的包容与碰撞,让短短五天的呼伦贝尔草原之旅,充满了奇幻。
对地理迷而言,初抵草原,惊奇的不是低了近20度的气温,而是陡然发现,已置身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之间,大兴安岭有四分之三的部分在呼伦贝尔,呼伦贝尔一个地级市面积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的面积总和。有生之年,能把地理书上的大洲,大洋,江河湖海,森林、草原、沙漠、湖泊等地理名词都刷刷,也算是人生的小目标。
接下来几天,在草原和原始森林之间划上了一个大圈,从海拉尔一路往北,到达祖国的鸡冠顶,最美边防小镇-室韦,再往南沿边防公路,途经黑山头,抵达满洲里。在地图上划出了一个“人”字。
奇幻一:沿中俄最美边防公路出发,一路美景不断。一望无垠的草原,蔚蓝的天空,如巨幅画卷,蜿蜒的额尔古纳河横亘其间,零星点缀着金灿的油菜花,黑白相间的牛羊群,些许不知名的野花。整个画面立体而且生动。作为多年的潜水爱好者,见惯了海洋的辽阔与宏美,相比草原的美,海洋之美胜在辽阔,却输在了颜色和立体感。除了帕劳的七色海,极少海洋有着丰富的色彩,而草原有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你所有能想象和组合的颜色。草原延绵的山丘、河流、远处的原始森林,更是凹凸有致,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