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局外人》,我读了两遍,昨天一遍,今天一遍,加上打盹的时间,总共也没超过六七个小时。这部不长的小说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据说诺奖的获得也是因为这部小说,获奖时他才44岁,他是诺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之一,但两年后他就因车祸死亡,真是另人惋惜。
这是一部哲学小说,作为一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借此作表达人的存在,是孤立于疏离之间的生活的荒谬。此书之主题和观点经常有学者引用作为加缪荒谬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之例子。
此书没有过多的抒情描写,也没有浪漫主义风格,读时略显枯燥,又触动心灵,略感压抑,又相当的真实与震撼,心情如读过塞林卡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卡夫卡的《审判》,真的很压抑。但为什么又要连读两遍?还是因为是哲学小说,虽然故事本身并不曲折难懂,却有着哲学含义,重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其要表述的思想。
《麦田里的守望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了主角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闲逛了两天两夜的生活,讲述了一个中学生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以本真去追求一种纯洁与自然的感受,其结果却是受到了现实的嘲弄。《审判》则讲述了主角约瑟夫•K在30岁那天突然被捕后的经历。他知无罪,也知辩护是徒劳的,可还是徒劳的坚持找律师为自己辩护,最后被杀死在采石场,两部小说读完都不免让人唏嘘。
《局外人》中的主角默尔索被控杀人时也是在30岁,面对审判却由于一贯冷漠而被判死罪。就像前两部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他们的主角都表现了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及写出了人世的孤独。
存在主义在哲学的分类上属于非理性主义哲学,它的先驱人物被认为是克尔凯郭尔,他关注的是人如何成为单一的个体,而非抽象的思考。其它大师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等,到了20世纪中它被广泛的流传开来,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保罗·萨特和加缪。存在主义主张要给人类绝对的选择自由。鼓励人们遵循自己真心信服的价值观(而非外界灌输的)来生活,并把这种美德称为本真。
《局外人》是加缪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小说开始就以寥寥几笔道出了主角对去世的母亲的冷漠:“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搞不清”。常人在丧失亲人之后的心情一定是沉痛的,而他却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轻描淡写地叙述,仿佛这些都是别人的事,就连时间也记不准确,真是让人十分讶异。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从默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稀里糊涂的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毫无抒情的叙述。第二部分叙述了入狱之后的事,热爱自由的他从此与外界隔绝,从一开始被自认为是莫名的误杀,到最后却因默尔索因一贯的冷漠生活,而非犯罪本身的事实,被判死刑。
默尔索极其冷漠的行为看似难以让人理解,他似乎对什么都麻木不仁和无所谓,在母亲去世了弄不清年龄,下葬前不要开棺再看一眼最后的遗体,母亲下葬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女朋友,一起游泳,一起看电影。女友问他爱不爱她,他说无所谓,爱不爱都一样,就连要不要结婚也是如此,结也好,不结也好,无所谓。即使被判了死罪也像是与自己无关,他都像是局外人看着庭审,虽然明知道判决很荒唐,他也曾想把握住自己的生命,可最后还是很坦然的接受。他认为自己的过去是对的,现在也是对的。面对死亡,他心说我以某种方式生活过也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生活。总之就是无所谓。
默尔索的生活乍一看都不合常理,按存在主义哲学来说却是过着最本真的生活。加缪评价说,默尔索“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他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没有意义和没有出路的,他的生活只忠实与自己的思想,而不愿虚伪的对着世人做戏,即便在死亡面前,也不要为求生而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别人。唯一让他愤怒的是神父要他的忏悔,因为他不信,他要的就是纯粹,要的就是自己内心的真。
加缪与萨特是同时代的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者。但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他没有像萨特一样写下一部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他本人也反对被别人称之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这与他和被广泛认为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闹翻了有很大的关系,也因他的存在主义与萨特有不同的理念。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他所认为的荒诞是现实中的状态,需要在现实中被打破。加缪则认为荒谬属于主观精神上的状态,我们唯有在精神上去反抗它。由此来理解《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我们不难发现,《局外人》所写的其实就是现代人所存在的孤独感,以及同社会格格不入的疏离。故事中人物行为都不是自主的,而是不由自主的荒谬,这在默尔索莫名的杀死了阿拉伯人和与本案无关的定罪表现的由为突出。默尔索因无法摆脱“独立个人”的困窘,因此他注定成为与社会疏离的局外人,也就是永远的异乡人。
《局外人》于1967年在意大利被拍摄成电影,片名为《异乡人》。该片导演是意大利名导卢奇诺·维斯康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