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问题是社交情感能力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进行关注,是为了对他们行为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必要的时候需要介入和纠正。其中,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幼儿园中常见的众多不当行为中破坏力较大的一种。
这篇文章主要关注一般攻击性行为(Common Aggression),属于正常发展阶段的范畴,而非严重暴力行为。
上周我偶然目睹了女儿莎莎的一个社交冲突的全过程,对我的冲击不小。
女儿莎莎要变小太妹?
上周开完圣诞派对后,我的班和女儿莎莎的班在户外活动的时间重合了。看看两个班加起来的人数也没有太多,于是老师们决定将两个班合并起来去户外活动场地。
莎莎虽然跟着我上同一个幼儿园,但有意地不安排在一个班里,老师管老师的孩子,难度太大。我平时虽然经常能看到她能跟她打招呼,但都是很快就要分开。她需要跟着她的老师,我也有一大帮小家伙们要随时照顾。
所以这个合并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观察莎莎目前社交情况的机会。我这么关注孩子的社交情感能力,我自己的女儿也是个不小的动力。莎莎天生的强势性格和完美主义,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的气质(与她娘小时候如出一辙,强大的基因!),让她在社交关系中始终是希望掌控的一方,经常由此出现社交冲突,四岁之后开始让我很是费心(唉…)
不同班级的孩子们很快就玩到了一起。在户外我随意地四处查看,也想看看莎莎主要跟哪些小朋友在一起玩。原本没有太在意观察的我,突然发现莎莎出现了如下行为——
她开始和一个小朋友咬耳朵,然后那个小朋友跑向另一个小女孩,嬉笑着拉她的围巾。被拉围巾的小女孩儿很不爽,试图躲开。但她们一路盯着这个小女孩儿,拉她的围巾扯她的帽子,一次又一次地试探。我等了几分钟发现她们没有收手的意思,立刻介入阻止整个冲突事件。
在被我阻止并且提醒她们观察被拉围巾的小朋友的表情之后(培养共情能力的常用方法),我发现这两个小家伙完全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合适的事情,仍然在一起窃窃私语,似乎还在计划。而整个过程莎莎的助理老师都没有介入。
于是我决定立刻直接向她的主班老师反映情况。
“Ms.F,我发现莎莎和她的朋友在操场上有一些攻击性的行为,而且看上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主班老师一听立刻严肃地问我,有没有当场向莎莎的助理老师提出来,我说我当着她的面介入了整个事件。Ms.F又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便急匆匆去了操场。
没过一会儿,莎莎的助理老师跑来向我解释,说“她总是这样,我每次都说都不管用。”我说你作为老师必须阻止她,这是个行为问题,并且是不可以被班级规则接受的攻击性行为。助理老师有些词穷,在一起共事这么久我也是第一次这么不客气地向她提出疑问。
我为什么这么重视这样的一个社交冲突事件?
因为在儿童所有的不当行为(Misbehave)中,破坏力最大的就是带有攻击性的不当行为,不论是对于攻击者还是受害者而言。不仅仅是因为它直接违反了班级规则最基本的一条——“不可以伤害别人”,包括身体和情感上的伤害;还因为它直接破坏了班级建设最基础的结构——安全感。
一般攻击性行为(Common Aggression)通常由学步儿试图自我保护的应激反应开始萌芽,慢慢地可能会形成行为模式。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直没有成人的介入和制止,大概在进入小学之后就可能会出现日后的“霸凌雏形”。很多孩子害怕去幼儿园,不是因为在科学角的蜘蛛,而是因为他们需要面对一个更加实质性的恐惧:一个会戏弄、羞辱、打或者推人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存在,直接威胁他们在这个环境中的安全感的建立。
所以一旦出现,任何攻击性行为都应该立即采取适当的方式制止!(不同年龄适合采取的制止方式不同,这篇先不展开讲。)
大多数小朋友都会出现的一般攻击性行为真的会是霸凌雏形么?
听上去有些骇人是不是?成人们总认为,那么小的小孩子不会有意去攻击其他孩子,就算攻击也不会是恶意(干脆只要还是孩子就没有恶意,霸凌行为也不过是近年才开始引起关注)。“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而已,长大了就好了”真的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么?
其实不然,看似幼小的孩子之间的互动远比成人所能想象的复杂。
儿童从两岁左右开始就已经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抢玩具,打人咬人。我老公老家的一个五岁半的小侄子,家里有个两岁的小妹妹,我上个月第一次见到两人在这个年龄的互动。小妹妹不停地要哥哥手里的玩具,非常生气地又打又拉,仅仅一个上午哥哥就被咬了两次!而哥哥大概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完全没有要自卫的意思,被咬了还是我冲上去,才把两个人分开。
两岁的小家伙就这样,如果家里的大人教育方式始终没有变化,到了幼儿园里又会怎么样呢?
自然还是会咬会打啦~当然了在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前,一般攻击性行为属于正常行为发展阶段。在刚入园的那些小小朋友的班里,老师们随时都绷着一根弦,对于这些不善社交的小家伙们,需要紧紧盯着,一旦有攻击性行为出现的苗头,立刻以最快速度飞奔过去!
这个时候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多体现在肢体方面,动机比较单纯,孩子在保卫他们的玩具和个人空间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时家长和老师需要反复教给正确的社交方式,同时随着孩子的各项能力慢慢增长,就会自然放弃。当然也有不轻易放弃的,例如前面说的小侄女,我能看出由于家长的疏于管教,她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攻击性行为模式。而任何行为形成了模式之后都将需要更大的努力去纠正。
三岁之后绝大多数的孩子,会慢慢放弃肢体方面的攻击性行为(也有极少数的例外,一般与困难型气质有很大关系,在这里就不展开讲),转而采用语言方面的攻击方式,如果不及时干涉也容易转变成情感攻击为主、肢体攻击为辅的攻击方式(莎莎和她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的行为)。
看到这里可能你要想,怎么老有攻击性行为,小孩子的世界不是应该天真无邪么?还真不是,小孩子的社交世界其实还真挺残酷的。我身为老师,在具备了大量儿童发展阶段、行为特征的知识之后,才能做到还算心平气和地帮助他们解决社交冲突,制止攻击性行为(不然真要被这些小家伙们气到!)。
在我四岁到五岁孩子的班上,社交情感能力发展还不成熟的小朋友们时刻需要面对各种社交挫折。例如别人不愿意分享玩具,想主导游戏其他人却不合作,一直一起玩的朋友想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就一个“是”或者“不是”就能争个脸红耳赤...此外情绪控制能力的不成熟也让他们很难自己调节不良情绪。所有这些消极的能量,积累多了孩子们就很难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就需要找个地方发泄或者投射出去。
如果选择攻击性行为作为发泄,则很多时候是通过言语上的戏弄(teasing)、叫名字(name calling),甚至是恶意的嘲笑或羞辱等方式。叫名字在我现在的班上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攻击性行为,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着玩着,就开始盯着其中一个孩子,不停地把他的名字与各种有意义无意义的单词联系起来。本来大家还开开心心的,很快的被叫名字的小朋友就不高兴了,要求其他人停止。
戏弄和叫名字是最容易一哄而上的。一般有一个有意图发起的小朋友,然后其他小朋友觉得好玩迅速加入,很快就演变成团体对个人的行为,旋涡中心的小朋友很容易就会觉得四面受攻、孤立无援。
所以说共情能力才刚刚开始萌芽,而社交情感能力欠缺容易受挫的幼儿园小朋友们,其实是需要大量的介入和引导,才能保证他们在社交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社交技能,而不是缺乏成人监督导致的“丛林法则”。
认真对待、及时纠正攻击性行为非常有必要
学龄前儿童的一般攻击性行为虽然非常普遍,但也不难纠正,大部分是社交情感能力发展有限造成,还有一些是有样学样觉得好玩。
攻击性行为只有少部分是深层次的心理驱动,例如天生的困难气质甚至是特定的功能性障碍,由于安全感不足和独立性不够造成的低自我价值感,或者由于经常接触暴力行为(例如父母的暴力行为或者媒体)形成的行为模式等等。这些将痛苦向外界投射的动机就复杂得多,即使制止了行为,也还需要对其心理需求另外满足,不然还会出现其他形式的不当行为。
为什么在这里要详细写一篇对于一般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的文章?是因为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土耳其,大家对于小孩子的一般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了解得都还比较有限,或者认为孩子之间的肢体打闹和言语攻击都是小事,或者认为“长大了就好了”。
认为攻击性行为是“闹着玩”的成人,只看到了攻击者的嘻嘻哈哈,却忽略了受害者的感受正在受到伤害。攻击性行为并不都是凶神恶煞状,有时候伤害的意图就掩盖在嬉笑的表象之下(成人也会开带有攻击意味的玩笑不是么?)。
而认为攻击性行为是“长大了就好了”的成人,只看到一部分的攻击性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而另外一部分,可能会持续恶化发展到严重攻击性行为甚至霸凌,才会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殊不知这些行为的起点都可能早到学龄前,如果能尽早识别和干涉,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后来的难以逆转的行为。
至于莎莎之前的操场行为,主班老师对我的反馈严肃对待,提出会加强老师在操场上的监督力度。我又问了莎莎在班上主要的消极情绪来源是不是还是控制欲较强造成的,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我就不算太担心,看来她们只是在尝试不同行为而已,及时制止应该就问题不大。至于她的控制欲,就只能等她慢慢长了(等写控制性行为的时候会拿莎莎作为主要写作素材的^^)。
看到这里,希望总担心孩子“被人欺负”的家长也不要太紧张,正常的社交中的挫折是难免的,也是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成长过程,家长最好的心态是放松。但如果自己孩子由于与在幼儿园的某个孩子的冲突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长期的低落,甚至不愿意去学校,就完全有必要与老师谈一谈反应情况了。
而对于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来说,老师和家长的适当介入也将会对他们的未来社交情感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我的女儿莎莎在攻击性行为方面有一些潜在的倾向,例如控制欲强、容易受挫,我就需要更加关注她这方面的进展,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情况,将潜在的“小霸凌者”掐灭在萌芽里~
孩子在社交情感能力发展过程中总是问题多多,挑战大大,也让家长和老师常常有“看不懂”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搞懂这些“难搞”的小家伙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