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里我的嘴‘懒’,外人眼里我的嘴‘笨’,半生不熟的人眼里我的嘴‘少’,朋友眼里我的嘴‘对’。
所以说,我的嘴该走上一条什么路?想想作为一张嘴,也是一件烦恼的事情。
面对父母时,我常常就是诸葛亮的角色扮演,总能怼得热衷于说教的他们以一句“你就死犟吧”加一个剜我的眼神结束每场看似辩论实则毫无意义的对话。
爸爸常常在我滔滔不绝的反驳他每一句话时,冷不丁的来一句:“你这么能说怎么不在外面说”,“我不想啊”,“你瞧瞧,你连嘴都这么懒”。
我……
面对陌生人时,若我主动用嘴,倒也还显得落落大方,谈吐自然。可糟糕的是,人生路上我绝大多数是站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做着多个被动的事情,张着被动的嘴,吐出词不达意,狗屁不通的话。
“那个不怎么会说话的女孩,看起来死气沉沉的”。
于是我成了外人眼里的死气沉沉,也才二十来岁,似乎没了生气。
呵!你们才不知道我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人呢!
常常有些半生不熟的人,介绍我或者对我说:“她话很少”“你话好少啊”。
对呀,跟你顶多就是熟悉的陌生人,我能对你说多少话。话的建立是因为有话才说而不是没话找话,否则我不舒服,你也尴尬。
但倘若我真的话少你可以话多呀,只要你问我必答,说不定我还会“你呢?你呢?你也是吗?”这样来增加我们的说话量。
有时我不是话少,而是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或是不投缘,所以没话说没想说或是根本不知道说什么。
话少是个错?
不过对于朋友们来说,我们熟悉,我们了解,我们懂得。
所以我可以嘴懒,因为话只说一半彼此就懂得下一句是什么。
所以我可以嘴笨,因为不需要花言巧语,我连说话都思忖如何讲才完美的话,那我岂不累死。
所以我可以话少,因为她喋喋不休总需要另一个聆听,亦或她懂我此刻话少的情绪。
所以,嘴适合走上一个找朋友的道路。
总有一些人,在家里是能说会道的辩手,堵的父母‘无从下嘴’,这可以是你们说的‘家里横’,其实这是我们的:世界上的人可以不听我讲,不认同我讲,不理解我讲,但我希望至少我的父母是可以聆听支持且懂我所讲。
总有一些人,她们不仅害羞于脸也害羞于嘴,她们不会叫‘哥’叫‘姐’或叫‘美女’,别人都说她们嘴笨,于是她们也这样认为。
其实她们心里是有自己的坚持与困惑:为什么比我大就要叫‘哥’,哪怕年龄真的大,不叫就不礼貌吗?
可是她们也会说‘您好’‘谢谢’或‘打扰了’。
总有一些人,她们实在是话少,可这并不妨碍他人也不是一种错误,她们也会该说的时候就表达,也会真诚相待爱着人。她们只是话少,真的只是话少。
嘴走的路也是任重道远,不过上帝造人就是不同的,人都不同又何必做到人人的‘嘴’都一样,只要不影响他人,管‘嘴’是懒是笨是少还是完美,想改就改,不改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