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了杨天南先生一本关于投资的书《一个投资家的20年》,看时只觉相见恨晚,不管是投资理念,还是文字描述,都非常合我的胃口。作者的文笔优美,意味隽永,读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书中作者对姚斌的一本书《在苍茫中传灯》赞誉有加,本着“多看靠谱的人推荐的书”的原则,今年买回了这本书。
上周看这本书,一开始阅读体验挺差的,感觉作者写得过于枯燥,文笔也不够优美,举的例子和引用的金句、提到的书籍,大多是国外的。
当时在朋友圈我是吐槽了这本书的,不过硬着头皮看了下去,慢慢发生了改观。
昨天看完了这本书,不得不承认,获益匪浅。里面讲的东西,都是我以前不了解的。
这本书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价值投资内涵,涉及投资策略、企业思考、价值评估、构建组合、投资实践、投资修行等核心要素,干货满满。
反过来再看杨天南的那本,会觉得作者更像一个文人,文笔好,有情怀,整本书像一部散文集,但投资干货不多。
作者既没有讲如何面对市场波动情绪控制,也没有谈如何选股估值,更没有投资A股的个股案例。
而我,虽然内心渴望做一名投资达人,但本质上可能更文学一点,所以一开始更容易被杨天南的书吸引。
喜欢看自己熟悉的东西,喜欢看自己看得懂的东西,这种心理,说到底,还是所谓的舒适区的问题。
这也给我提了个醒:如果一种状态感觉太舒服了,可能是该反省的时候了,是不是阶段目标达成了?是不是太满足于现状了?是不是该换个方式折腾自己了?
另外也让我明白,让我们感觉吃力的学习经历,往往正是能够让我们成长的。
这让我联想到了昨天在姚斌的那本书中看到的,有从事某行业的人,认为自己了解本行业,买股票只买本行业的股票。
这个逻辑似乎没什么毛病,但是其实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果这个行业垮掉了,那么他不仅事业会遭受打击,投资也会遭受重创。
曾经在一本书中(好像是成甲的《好好学习》)看到过一个观点,人的关系网络可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
强关系网络是指我们经常与之联系的,关系密切的关系网;弱关系网络是指不太紧密的泛泛之交。
我们有了麻烦往往会去向强关系网的朋友寻求帮助,但事实上很多麻烦的事情,最后是由弱关系网的朋友帮忙解决的。
因为强关系网络的人,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往往从事差不多的工作,掌握着差不多的资源,你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也解决不了。
弱关系网络的人刚好相反,有可能你缺的,刚好是他有的。
当然,后来也有人反驳说这种强关系弱关系理论,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社会并非是弱关系社会,而是一个强关系社会。
也就是说,在中国,想要办成事,靠的不是弱关系所能够获得的信息的广度与多样性,而是强关系所能给予的确定而有力的帮助。我们通常说,找关系,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不管怎么说,强、弱关系网互补这个逻辑我觉得有一定道理。
我们很多人都会排斥那些不熟悉的东西,陌生的人、陌生的知识、陌生的环境......
但之所以陌生,往往正是因为是我们的短板,对于我们欠缺的东西,不妨忍着一开始的不适,试着去了解一下,可能对我们的帮助会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