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翻译
道,空虚而作用似乎没有极限。是那么渊深啊!像是万物的本源。它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是那么沉静啊!像是若有若无地存在着。我不知道它是由谁产生的,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阐释
冲而用之或不盈,道空虚而作用似乎没有极限,是就空间上没有限制来说的。似万物之宗,说它像是万物的本原。它本身似乎一直存在,代表时间上的最早。从这两句可以看出,道的作用没有任何限制。挫其锐,大道收敛锐气,不会凸显自己;解其纷,大道排除纷杂,不会纷乱杂多;和其光,大道调和光芒,不会让人觉得耀眼;同其尘,大道混同尘垢,同万物混在一起。和光同尘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指一个人不会自命清高或孤芳自赏,而是和众人打成一片,互相尊重,互相欣赏。这四句,是人对道的观察。“和光”“同尘”可以说是历代顶级文人的生存梦想,尽管他们几乎做不到。老子把一个生命的最高存在状态比之于光和尘,既有哲学魅力,又有文学魅力。同其尘,说明大道是能够混同尘垢的。正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道超然于世,而非脱离遁世,虽然它常常身处污浊的环境,但它从不与他者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美德,因而不会被玷污。
对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笔者找到了三种不同的翻译:
1.挫掉它的锋芒,消解它的纠纷,收敛它的光耀,混同它于尘世。这种翻译把道作为被动的一方,它被施加了一系列的措施。然而,道似万物之宗,它在万物诞生之前好像就已经存在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是生养万物的。那么,又有谁能给大道施加措施呢?译者也没有明确做这些事情的主体是什么,因而这种翻译是行不通的。
2.它挫去世间锋锐,解除世间纷争,与光相融,混同尘世。前两句说明了道的功能,后两句说明道的存在方式。如果前两句把其翻译成世间了,按照语法和语言习惯,后两句的其怎么能省略翻译呢?如果把后两个其翻译成了“世间”,就解释不通了。
3.它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种翻译是笔者采用的。这四句是人对道的观察,展现了大道自我发展完善的过程。
老子的这段话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简单对照一下。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对宇宙万物的来源与归宿有一个大致的说明。最早在希腊时代人们找不到神的名字,又觉得神也有限制,就为每个神取一个具象的名字,比如天神宙斯,但这些神并不等于创造天地万物的力量。到了中世纪,人们主要的信仰是基督宗教,相信上帝创造世界。对上帝描述最基本的方法是否定法,西方描述上帝,说上帝不是大海,不是宇宙,不是母亲……这样避免了陷入狭隘的情况,但西方的否定法带来一个问题:你无法思考上帝是什么。我们中国的老子不一样,用怀疑、相似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显然比纯粹的否定法好。疑似法没有办法直接告诉你“道”是什么,但告诉你,它在空间上没有极限,还非常渊深,像是万物的本源,让你可以用疑似法来想象,在空间,时间两方面做一种想象。说它若有若无地存在,代表它的存在不是我们所见到的客观世界的存在。道的存在是一种“似或”的状态。最后,强调“道”是怎么产生的,就说好像在上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在“帝之先”呢?因为帝是一个名称,任何名称都是在道之后出现的。“无名,万物之始”告诉我们万物开始的时候是无名的,一切名称都是人类出现之后语言使用的范围。老子用疑似法来描写“道”,这个方法要胜过西方的否定法。因为用西方人的否定法,等于让你无从想起。而用疑似法的话,给你一些暗示,让你知道,作用好像没有极限,好像是作为万物的根源,好像是若有若无的存在着,好像在上帝之前就有了。他给你四个方向去思考。至此,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道”是什么?“道”就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中,万物不能脱离“道”而存在。我们所见的万物充满变化,而“道”永远存在。
在老子第56章,也出现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话,而第五十六章是说明人生的修养的,代表什么?老子描写道和他描写圣人是用同样的词语来形容的。所以进一步肯定,圣人就是悟道的统治者。悟道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学习、效法“道”,做到上文中的四句话,这样一来,可以活出平静安稳的生活,但并不是不要作为,而是无心而为,没有执着的问题。
描写“道”一定要用疑似法,说他好像这样那样,而没有直接肯定,因为“道”不能用任何言论来加以描述,老子所描写的是绝对的真实,或称为“究竟真实”,而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相对的真实。西方哲学对于老子的“道”特别地推崇,是因为这个“道”就等于西方哲学所追求的“爱智慧”的最后的基础。
学习方法总结
1.重视对关键字词的翻译和解读。《老子通释》中,没有对“或”“似”“不知”这些字眼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翻译和阐释上,都把这些字眼弄丢了。而它们恰恰是《老子》的精妙之处,这些字眼是老子运用疑似法让人们认识大道的辅助工具。我们必须重视关键字,它们是文章段落的核心要义。
2.准确理解原文意思后再去解读思考。《老子》是先秦著作,年代久远,那时候的语言,言简意赅,又没有标点,翻译起来的确很困难。我们必须寻找最贴切的翻译,据此理解原文内涵。如果翻译都出现了错误,那后面的阐释解读是不是会更加偏离老子的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