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马辽太郎
原书出版:文艺春秋昭和五十六年八月十日第二十六刷《殉死》
翻译:万松岭上一间屋
翻译此书,颇有机缘,故此作一后记,备以后观,权也作为翻译之纪念罢。
2015年的9月,同事沈海勤老师托友人自日本购得一书,即此部《殉死》。何以专购此书,亦有原由。盖沈老师与余同看了一部皇皇巨著,司马辽太郎之《坂上之云》故也。《坂上之云》内中写有日清、日俄两场战役,而以日俄战争为其高潮,但因日清、日俄两战役于我中华颇以为耻辱,且作品史观不正,与史实又不尽符,是以在汉文字范围内未有正式出版者。两人所拜读本,为一民间翻译家所作,虽则此书有一百万字之巨,译者显也未及修改、编辑,然其译文信雅达兼具,远超许多出版的日语翻译作品之上。此《坂上之云》翻译本在司马辽太郎书友圈内鼎鼎有名,流传甚广,却早不知译者为何许人了。看过此书,沈老师对其中一人物颇感兴趣。此人为日俄战争时日方一指挥官,在作者笔下,此人无能且固执,战争期间,徒耗光阴,枉损人命,使用“肉弹”战术,贻笑后世,然其于明治皇帝死后,以身殉死,故被视为武士的楷模,忠臣的典范,深受后人之顶礼膜拜。正巧司马辽太郎有为他作一专著,又适逢有一日本友人不日将离日抵沪,便委托购得相赠,也即此本描写乃木希典的《殉死》是了。
司马辽太郎,世人咸以其史观过于主观,故《殉死》此书亦是日本文学爱好者中著名的鞭挞“愚将”乃木希典的佳作,在中国书友中,与芥川龙之介的《将军》可谓“讥讽”乃木希典著作中的双壁。事后想来,当是彼辈皆未有缘拜读《殉死》之故。加以中国人眼中,日本武士平面化一律化之愚昧蠢笨,故此乃木希典在书中的形象似不读而已可知。《殉死》一书因与《坂上之云》一般无二的原因,不得出版,网上也未见有民间译本。沈老师欲一窥此书究竟,又碍于不通日文,难以拜读。余受其恩惠,得赠此书,且颇有跃跃欲试之心气,想试炼自己的日文水平,故大话出口,号称于年底之前完成翻译。直至翻译起始,方知其难也。又因其中多有和歌诗词之类,古文考据之类,实则已超余能力之外远矣。
余平日读翻译作品,生出一个感叹,如今中国书市翻译作品汗牛充栋,但佳作凤毛麟角。诸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新史太阁记》一书的译者,据云常年在日工作学习生活,日语之流利通达固毫无疑问,但恐其汉文水平不足以完成一部信雅达的翻译作品!清季著名翻译家林纾,不懂外国文字,靠人口译后执笔,但其翻译作品却可深刻领会原书要旨情感,甚被誉为超越了原著,中国第一部《茶花女》即为他所译,足证所谓翻译,外语固极重要,母语方是基础。余学日语,闲暇之乐尔,故未及学府,不能贯通,半坛醋也。遇着如此难题,求教无门,某些词句纵日本留学之同学同事亦称不知也。余虽不才,然因海口在前,且惟不服输的精神是余优点,只有咬碎钢牙,拼死翻译尔。期间,亦颇得沈老师之帮助。在此记录一事。书中乃木希典自德国留学归还后,特撰一复命书,详述留学经验。其所撰文书之题目乃余未学未闻亦不可查之语法也。于是历询诸多日文水平高深者,甚至日本人亦告不得解。最后乃拜托沈老师之于日企工作的邻居,又历一月有余,在吾等俱觉无望之时,消息传来,此题得解了!原来沈老师的这位善邻又询数人,最后乃由一精通日文的华人解得其意!真是山外有山,俱为我华夏之山,人外有人,咸为我神州之人也!又叹远亲不如近邻,对沈老师的邻居,余亦惟感激万分。
迨翻译完成,历时不至半载,其中艰苦,不必多赘。然拜读此书后,发现远不似原来所想。作者笔下,乃木希典非是日本武士道之标志或符号,乃一生灵活现之凡人,此人纵有其顽固愚笨的一面,亦有其俭朴忠诚的一面,第二部中对其思想源流的描绘,尤见功力。甚至日本之所以侵华的思想源流也可见一二。此书可谓是为乃木正本清源的一书,虽则短小,却乃佳作。其中最为人着迷的即是儿玉源太郎的塑造,往往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智慧诙谐的形象。司马辽太郎史观虽欠,其文学水平真不愧其名。
之后,每有闲暇即行修改,乃余对自身之汉文水平不满故也。这亦使余自觉文学水平有极大提升。翻译之时,渐成自己之翻译观,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务必保留作者原意,且深感翻译之优劣者,日文副之,汉文为主。再之后,修修停停、停停修修,毕竟对自己的作品不感满意,但恐贻笑大方,前次之夸口,只能吞下肚矣。
岁月流逝,到了2017年春,沈老师身染重疾,退休回府。所谓翻译自行出版之狂言也自休矣。在此期间,忽而自觉翻译不堪入目、不忍卒读,忽而自觉翻译尚可,较之许多出版作品尚且过之。是以不踹浅薄,在网络发表,若有同好,不胜欣喜。惟此书翻译尚有许多不妥之处,今后容再改之。
在此万念沈海勤老师赠书之情,为余打开另一扇门,使余知自身之不足,亦知进步之方向。翻译此书之时,沈老师是惟一读者,亦为惟一夸赞之人,沈老师尝说,有朝一日余定能尽展所长,余几斤几两自知也,承沈老师高看,真是岂敢岂敢。
末尾,殷望沈海勤老师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