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十二节 哲宗崩
前线收复青唐的军事胜利,让赵煦有种和父亲神宗皇帝看齐的自豪感,但好景不长,伤心事很快来临。
皇子出生才一个多月便身染疾病,赵煦命御医全力治疗,效果甚微,赵煦向民间征访良医,眼见也没有任何进展。
在古代,什么天花,麻疹、肺结核等,都是绝症,甚至寻常的急性感冒,再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幼儿的夭折率相当高。
闰九月二十六日,皇子不幸病亡,赵煦悲痛不已,辍朝三日。之后又因为身心疲惫,不能视事三日,追赐皇子名赵茂,赠太师、尚书令,追封越王。
四天之后,刘氏的小女儿扬国公主也暴病死去,赵煦又为之辍朝三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皇室人丁凋谢,本让赵煦一蹶不振,谁知青唐、邈川又传来恼人的消息。
原来王赡做了鄯州(原青唐也即西宁)老大,忘乎所以,纵容部属剽掠民众,引起当地归附各羌族(少数民族统称)的强烈不满,野心家心牟钦毡便利用这种不满情绪,暗中联络投降的豪族,在青唐南山反叛,阴谋恢复青唐吐蕃势力。
王赡大怒,派部将李宾率兵二千征讨,李宾摧古拉朽,将心牟钦毡等九位主要头目生擒,王赡将他们悉数斩首,并抓捕鄯州城中和反叛者有联系的羌族。全部斩首,尸骨堆积如山。
对于那些没有参与反叛的部族,王赡鼓动各酋长,让他们将登记造册的部族,都在手臂上刻字用以识别。但是没有人响应。
那位最早投降大宋,并游说王赡攻取青唐的篯罗结,利用王赡他的信任,请求率本族部属到城外作为屏障,王赡毫无戒心地同意了。
不料,篯罗结很快纠集了几千人,并向西夏请求支援,西夏派几万大军援助篯罗结,围攻新湟州即邈川,知湟州王厚全力抵抗,形势万分危机。好在熙河钤辖苗履、姚雄援军及时赶到,湟州解围。
篯罗结和西夏兵又转攻鄯州,王赡此时正被熙河转运使秦希甫弹劾,说王赡侵占鄯州城的财物,因此造成归附的羌族反叛,王赡为了掩盖罪行,杀了心牟钦毡等灭口,王赡忙于向朝廷辩解时,正值篯罗结等攻城,王赡焦头烂额之余,索性将鄯州放弃了。篯罗结等顺利进入鄯州,重新拥陇拶为首领。
赵煦闻报震怒,将王赡贬配昌化军,王赡羞愧难当,走到穰县(河南邓州),上吊自杀,王赡本来战功卓著,却虎头蛇尾,让人叹息!
吐蕃等各羌族占据鄯州后,又复兵攻湟州。鄯州失守,湟州也独木难支,朝廷让王厚主动撤出。湟州也暂时回到陇拶等人手中,几年后,王厚又将两州收复了,这是后话。
公元1099年底,赵煦本来身体出了状况,甚至到了咯血的程度。加上皇子、公主病亡,鄯、湟两州得而复失,王吉、魏钊、种朴等边将战死。接二连三的打击,加重了他的病情。
公元1100年正月初四日,赵煦因病不能上朝,而且病情迅速恶化,以致无法开口说话。同月十二日,赵煦在福宁殿崩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
当日,皇太后向氏等立赵煦弟弟端王赵佶为皇帝,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六个月后,向太后还政给赵佶,从此北宋这艘大航船完全由舵手赵佶驾驭,二十五年时间,它从辉煌慢慢走向沉沦。
假如,历史能再给赵煦二十年,会是这个结果吗?这将永远没有答案。
四月,群臣为赵煦上谥号“钦文睿武昭孝皇帝”,庙号哲宗。八月,葬于永泰陵。
佐料:关于赵煦的死因,公开的《元符遗制》表示赵煦入冬得了风寒感冒的急症,导致医治无效致死。
曾布的日记《曾公遗录》记叙赵煦“精液不禁,又多滑泄”,那么这就是性生理疾病了。
还有现代人结合其他资料分析,认为赵煦是得了肺结核病逝的。
至于具体是什么病,我们不得而知,但赵煦从小身体不好,是事实。宣仁太后垂帘时,他压抑得厉害,也是事实!
再来说说赵佶继位的神奇事。
《宋稗类钞》卷一记载:赵煦曾经在宫内创建了一小殿堂,用以退朝后处理政事,翰林学士为这殿堂取了多个名字,赵煦都不中意,于是自己拟定“迎端”两字,意思是迎事端而处置。
不久,赵煦病亡,端王即皇帝位。岂不正应了“迎端”两字?
卷二有则典故记载:
赵煦即位多年,没有皇嗣,心中忧闷,密遣内侍到泰州天庆观问徐神公。徐神公没有说话,仅书写“吉人”两字给内侍。内侍回来奏呈赵煦,左右无人知道这两字是何用意。
自元符年(1098年)以来,殿庭朝会和平常起居,閣门使一定巡视持笏板的大臣班列,见有不恭敬肃立的,閣门便使连声提醒道:“端笏立”!哲宗驾崩,端王入继大统。正是“端笏立”。端王名赵佶,“佶”字恰合“吉人”两字,不差分毫!
附录七:哲宗在位年号及历任宰相
元丰八年三月哲宗即位(公元1085年):王珪(五月卒)、蔡确、韩缜(五月任);
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蔡确(二月免)、韩缜(四月免)、司马光(二月任,九月卒)、吕公著(四月任);文彦博(四月任)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文彦博、吕公著;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文彦博、吕公著、吕大防(四月任)、范纯仁(四月任);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文彦博、吕公著(二月卒)、吕大防、范纯仁(六月免);
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文彦博(二月退休)、吕大防;
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吕大防、刘摯(二月任、十一月免);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吕大防、苏颂(六月任);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吕大防、苏颂(三月免)、范纯仁(七月任);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吕大防(三月免)、范纯仁(四月免)、章惇(四月任);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章惇;
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章惇;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章惇;
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章惇;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章惇;
元符三年徽宗正月即位(公元1100年):章惇(九月免)、韩忠彦(四月任)、曾布(十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