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跟我们说了一句话,让大家很受打击。
“我们现在写的作文跟英语国家七八岁的小朋友一个水平吧。”
当时我们那个班是年级的尖子班,很多同学大概是生平第一次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
然而很多年后大家才明白,初中英语跟母语国家一年级小学生一个水平算什么,大学英语还是会比不上人家六年级小学生的。
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诗: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将来还会更难过的。
除了少数地区,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吧,有了英语课。一直到高中毕业可以说英语这一门语言学了有九年时间。试想一个九岁的中国孩子,还不能用中文跟人无障碍交流是个什么概念?
这真的很令人失望。这孩子怕不是先天智力有什么障碍吧?
不过,我们学英语真的学了不止九年吗?
恐怕不能这么看。
我们学中文学到九岁,是一天24小时除了睡眠时间全方位浸泡在中文环境里的。课堂上的语文课不过是学习拼音、写汉字,把我们平常就已经会了的内容整合起来,再引入一些文学性的东西。
但英语不然,课堂以外,除非大家有意识地去说英语(我相信没什么人有这个意识),基本就和英语是陌生人的状态。
计算一门语言学了多久,有另一个更科学的算法叫做学时。
小学的时候,英语课大概每周2节;初中英语上升到了跟语文数学同等地位,每天都至少有1节,一周内有一天会有2节英语课,也就是每周6节;高中与初中基本相同,算上周末补课多1-2节,但高三一年不上新课只在刷题不列入计算。每节课时长45分钟,每年大约40学周。粗略估算一下,我们高中毕业时的英语学时在1000+
听起来就没有九年那么久了,但是也不算少了。这差不多是刚好掌握一门外语的学时——注意我说的是掌握,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它。如果这一千多学时你真的都认真学习了的话。
事实上呢?当然没有100%认真学习。
更何况,这一千多学时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在了九年时间里,这得打了多大折扣。
战线拉得太长不是好事,只会图耗心力而已。
或许你会说那都是教育局的课程安排,我们也没有办法呀!而且除了英语我们还有其他很多门课要学的好伐!高考指挥棒杵在那里谁有闲工夫把英语提升到母语者水平啊!
好,不是你的错。
但是你现在高中毕业了,成年了,甚至大学毕业了,工作了,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了。你可以自己安排主动学习计划来拿下一门外语了,而不再只是被动地听着老师的授课。否则,在社会上病急乱投医地报了个外语班,也可能只是让钱打水漂而已。
写在最后:我本科德语,大三结束德语跟英语水平相近,看起来好像三年德语赶超了九年英语,而实际上有效率的学时是差不多的。在磕磕绊绊学习第二外语的时候,我比较反思了以前英语的学习过程,对于外语习得这件事逐渐清晰起来。哪些是弯路,哪些是捷径(不错,确实有捷径,而不是像所有老师告诉我的只能下苦功夫)。具体的一些经验分享会在日后逐渐成文发布。
如果有兴趣,请不吝点赞评论。谢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