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由于常年在大厂精英扎堆的地方时间久了,在我自己到创业公司带团队,做面试官面试很多人之前,我不觉得分析能力这种东西是有人有有人没有的。因为很多事情,在我脑子里就是不需要思考就能直接报答案的事情,而且我周围的人也大差不差,所以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是这样的。直到我在创业公司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才意识到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有。
后来我苦恼了很久,如何教团队人员学会那些对我来说完全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结论的事情。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些逻辑的课程,突然领悟到:这不就是那个我觉得很简单,但很多人就是不理解的东西么?原来这东西叫逻辑啊!对于逻辑学老师讲的一句话,我特别认可,其实很多人的逻辑都是不好的,但是他绝对不会承认,你要是说他逻辑性不好,他绝对跟你急。可能我天赋异禀吧,逻辑性没有刻意训练就保持了一个还不错的水平,但是看到这些课程之后,我意识到,原来分析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如果时间真的足够充分的同学,可以去系统性地研究学习一下。就看公务员行测或者考研管理类综合联考199的逻辑部分就可以了,主要是跟数据有关的逻辑题目部分就可以了。不着急的同学可以等后续我会推出数据人必知的百科知识系列,有比较急的需求的同学就别等我更新了,不保证更新的频率。免费的行测和考研知识视频怎么找就不用我说了吧,相信大家都能自己找的。
值得数据人参考的逻辑知识其实有很多,面试前突击思考几个案例其实是有助于分析能力短时间内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提升的。当然,前提是你真的有思考,而且能够举一反三。
时间紧张的同学请务必记住这里要特别提的几条:
1.逻辑不相关的前提下,数据相关也不相关
2.高了不代表变好,低了不代表变差
3.真实世界是因果交织的
这几条逻辑准则记牢了,实操的时候可以秒杀很多问题的。
比如让你分析一下不同分国家的销售业绩情况,乍一看这个命题似乎没什么问题对不对,但是你仔细想一想,消费者的国籍和下单成交直接有逻辑关系么?或者说,当你决定买一个东西的时候,是因为你是中国人么?真正决定购买的因素是需求啊,有需求才会有购买,如果你把这个分析命题理解到国家那就真的是只理解了冰上水面上的部分。这个命题其实隐含了很多分析假设,比如是不同国家的用户购买需求偏好有差异,购买力有差异等等。或者更学术一点点的说法是,国家是显变量,其他信息才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隐变量。
这些基础的逻辑,对于面试而言就是一种分析能力的提前准备——有的时候如果不是刻意点出来,其实自己并不会意识到问题,一旦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那这个问题就已经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