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重点部分摘抄
【第24页】
罗洛·梅在界定存在主义时曾暗示过:“存在主义在了解人类时,尽力避免采用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法。这种二分法在文艺复兴之后不久便困扰西方的思想与科学。”存在主义立场挑战了传统的笛卡尔式世界观,后者是由客体和感知这些客体的主体所构成。显然,这正是科学方法的基本前提:客体具备有限的性质,可以通过客观研究来了解。存在主义立场则越过主体—客体的分割,不把人看作是可以在适当环境下感知外在现实的主体,而将人视为参与建构现实的觉察者。为了强调这一点,海德格尔总是谈道人类是“此在dasein”,da意味“那里”,指的是人在那里、是一个被组成的客体(经验自我)这一事实,但此人同时也组成了世界(先验自我)。“此在”的人既赋予事物意义,又同时感知这意义。所以每一个“此在”的人组成了自己的世界;以相同的标准工具来研究所有人类,好像他们居住在相同的客观世界,无异于在观察中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引自 第一章 导论
【第33页】
海德格尔认为,世上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1)忘失的存在状态;(2)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当人活在忘失的存在状态时,也就是活在事物的世界里,沉浸于日常琐事;此时的人“降低了层次”,专注于“无所事事的闲聊”,迷失在“他者”之中,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
在另一种状态——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中,人着眼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它应该的样子,并为之感到新奇。以这种模式存在意味着对生存的持续意识。这个模式通常被称为“本体模式ontological mode”,在这个模式中,人会保持对生存的注意,不仅注意到生存的脆弱性,也会注意到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所负有的责任。由于人只有在这种本体模式中才会触及自我的创建,因此人也只有在这个模式中才能掌握改变自己的力量。
人通常活在第一种状态中。忘失是存在的日常模式。海德格尔称之为“不真诚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意识不到是他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世界,他们倾向于“逃避”、“沉沦”和麻木,他们通过“随波逐流”来回避选择。然而,当然进入第二种存在模式时,人就能真诚地存在。在这种状态中,人变得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我意识——不仅仅意识到自己是经验的(已经建构的)自我,同时也是先验的(正在建构中的)自我;能够包容自己的可能性与局限;能够面对绝对的自由与虚无,并因此感到焦虑。
引自 第二章 生命、死亡与焦虑
【第42页】
在治疗团体中,简显得羞怯而无趣。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被预料;说话之前,她会先扫视团体里的每一张面孔,寻找别人想要听什么话的迹象,然后决定自己的谈话,使之尽可能讨好更多的人。她会避免任何可能冒犯别人的话,避免惹人生厌。(当然,实际上她还是惹人生厌,并不是因为让人生气,而是让人感到无聊。)很明显,简是在长期逃避生活。
【第47页】
祁克果首先厘清了恐惧和焦虑(忧虑)之间的差别;他认为,恐惧是害怕某种事物,而忧虑则是害怕没有事物。我们如何能克服焦虑呢?把它从无物置换成某物。如果我们能把对无物的害怕转变成对某物的害怕,就能发动自我保护的战役——也就是说,我们既避开所害怕的事物,也可以寻找盟友来对抗它,还可以发展出神奇的仪式来安抚它,或是计划一场系统的战役来击溃它。
【第139页】
尽管否认死亡的特定模式有很多种,但否认的主要防御机制只有两种:相信个人的独特性和相信有终极拯救者。这两种防御出现于生命早期并且对人格结构有重大影响。坚定不移地相信终极拯救者(并努力达成融合、合并或嵌入)的人,会寻找自身之外的力量;采取依赖、恳求的态度对待别人;压抑攻击性;可能表现出受虐的倾向;失去支配者时,可能会深度抑郁。倾向于独特性和神圣不可侵犯(并力求突出自己、个体化、自主或独立)的人,可能会自恋;常常是强迫性成功者;倾向于直接向外攻击;可能自信到拒绝他人必要且适当的帮助;断然拒绝接受自身的失败或限制;容易表现出自我膨胀,甚至夸大的倾向。
引自 第四章 死亡与心理病理现象
【第162页】
祁克果:“……冒险是危险的。为什么呢?因为可能会有损失。不去冒险是明智的。可是不去冒险非常容易丧失即使在最危险的冒险中也很难丧失的东西……就是他自己。”“不去冒险”使人一直嵌入他人之中,很可能导致他承受巨大的危险——失去自己,无法探索或发展自身内部多种多样的潜能。
引自 第四章 死亡与心理病理现象
【第196页】
一位年纪较大的成员懊悔自己“浪费了”生命:许多错过的机会,许多未去发展的潜在友谊,许多没去利用的职业能力。他充满自怜,通过不断悔恨既往而回避体验当下。查尔斯一针见血地向他指出,他并非是曾经浪费了生命,在他后悔自己浪费了生命的时候,他恰恰是“正在浪费”生命。
引自 第五章 死亡与心理治疗
【第198页】
即使当所有事情似乎都超出了人的控制时,人们还是有力量控制自己面对命运的态度——重新解释自己无法否认的事实。
引自 第五章 死亡与心理治疗
【第223页】
存在主义取向的治疗师,虽然希望减轻焦虑的破坏性后果,但却不希望消除焦虑。没有焦虑,就不能活出真正的生活,也无法面对死亡。焦虑既是敌人,也是向导,它可以指出真正的存在之路。治疗师的任务是把焦虑减轻到比较舒适的程度,然后用这种既存的焦虑来增加病人的觉察力和活力。
引自 第五章 死亡与心理治疗
【第229页】
责任意味着个人原创。意识到责任等同于意识到自己是自我、命运、生命中的困阻和感受的创造者,也是个体自身痛苦的创造者。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232页】
每当病人哀叹自己的处境,治疗师就要探寻病人是如何自己创造出这种处境的。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244页】
只有通过人建构世界的方式,世界才获得了意义,用萨特的术语说,这是“对己存有”。
康德对哲学的革命的核心是他认为人的意识、人的思维结构的性质为真实提供了外在形态。
海德格尔把个体称为“此在”(并不是“我”或“一个人”或“自我”或“一个人类”)。这样称呼是有特别原因的,他希望永远强调人类存在的双重性:个体在“那里”,但同时个体也构建了什么是“那里”。自我是二合一的,它是一个经验自我(一个客观自我,那个在那儿的某物,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它又是一个先验(建构性)自我,建构了自身和世界,也就是为自身和世界负有责任。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247页】
他们其实只是遵从她的指示,他们对待她的方式正是她要求被对待的方式(她的哭诉,她软弱的借口,她无助的抑郁状态,都无言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249页】
你在团体里做的和你在团体外的行为一样。你等待事情发生。可如果你不利用团体的话,你又怎么能够期待它能对你有任何帮助呢?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255页】
契约必须是行动取向的,并不是“我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而是“我想要减重十五公斤”。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264页】
沃尔特面对而又想要逃避的,是一种深切的矛盾:人渴望自主,却又逃避自主必然产生的孤独。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292页】
蒂利希:存有不仅仅是赋予人的,同时它对人也有要求。人需要为自己的存在负责,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回答使自己成为什么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就是自己的审判者。这种情境带来焦虑。这个焦虑从相对的角度来看,就是内疚的焦虑;从绝对的角度来看,这个焦虑是对自我排斥或者自我否认的焦虑。人被要求使自己成为自己应该的样子,充分实现自己的命运。人通过实现自身的命运,通过实现潜在的可能,获得自我肯定。
引自 第六章 责任
【第308页】
没有其他人能为某人改变他的世界。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他就必须(主动地)改变。
引自 第七章 意志
【第319页】
如果没有行动发生,那就表示没有做出真正的决定。如果有愿望而没有行动,那就表示没有真正的意志。
引自 第七章 意志
【第323页】
一次,治疗团体中的一位病人发现他不能理解另一位病人,后者由于治疗师休假要离开她一个月而感到心烦意乱。前者问道:“如果你对此无能为力,为什么还让自己陷入混乱之中呢?”换句话说,他把感受和愿望置于功利性目标之后,他其实是说:“如果做什么都是徒劳的,那为什么还要期望,还要感觉呢?”这种人的行动有着内在的引导感,但是没有愿望。他们的愿望来自外部,而不是内在。环境的迫切要求和理性的控制决定他们内在的愿望和感受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