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给自己写一个2021的盘点,但似乎要梳理的线条有很多,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不梳理又一直堵得慌。
从哪里开始着手呢?按时间顺序回顾还是按事情分类?值得一记的事情几箩筐都装不下,说几天都说不完。我还是从自己身上寻找印象最深的开始说吧。
抖一抖记忆的尘埃,2021年这一年来,最感佩自己的应该是“坚持”两个字了。
自2020年3月开始的周更教育写作,在2021年变为了日更。
先说说自己参加“2021.中国一日接力日记”的事情吧。
知道“2021.中国一日接力日记”活动是在教育写作共同体的微信群里。2020年的12月,群主张道明老师分享了这条信息,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没几天,1月份的接力日记就被领完了。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有些跃跃欲试,想去探探究竟。于是,在留言区留言,得到的回复是要等到1月15号。
特别记住了2021年的1月15号,我申领2月份的接力日记获得了成功。一时间,心里像被激起了一阵涟漪,荡漾着欣喜好奇的波澜。
我申领的那个日子会发生什么事呢?充满期待,充满希望,充满不确定性。这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终于我申领成功了。然后等候着那个日子的到来。编辑老师与我微信联系,希望我第二天一早就将日记发给他。因为她要回家过年,可能她在高铁上。
我如期完成了认领日记。那天还参与了一场聚会,一展歌喉。生活与写作同时进行着。
在2月的领写人王丽琴老师的《“师眼中国”,编织所有的日子》这篇总结里对我的日记进行了点评:廖娟老师选择2月5日来接力,并书写下“打开一个新的春天”这样的明亮标题,原因在于这一天——
“本就是个特殊的日子。对于我和女儿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我的‘劫难日’。她出生时的记忆还清晰地留存在脑海里,仿佛那些往事都只是发生在昨天。每每这个时候,我的内心一半是悲哀,一半是幸福。
同为母亲,我马上有了身体意义上的“同理”感,女性真正的长大,是儿子或女儿作为肉乎乎的一团被抱到自己怀里的那一瞬。
虽然我们的身份,还有教学副校长、科研室主任等等寒假也不能完全休息的部分,但回到母亲的视角,尤其是看到儿女长成、父母老去的岁月场景,大概真的只能用“悲欣交集”四个字来形容。”
读完老师的点评文字,感受到点评老师虽隔着屏幕,但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为什么认领这一天的日记呢?也许,当时被疫情困扰在北京的女儿刚回重庆,又恰遇学校刚放假。身为母亲的我,一下子褪去工作中的身份,回归母亲的角色。平时忙于工作,想在这天弥补一下与女儿相处的时光,所以格外珍惜和用心吧。因此,这篇认领日记写出了自己的“悲欣交集”,这点被点评老师看透了,说透了。我被点评老师对文字的穿透力深深折服。
于是,每天到“2021.中国一日接力日记”打卡,成为了我一日生活的一部分。跟每天学习“学习强国”一样。
读一读全国各地老师们的日记,看一看他们的一日忙碌,感受他们的一日艰辛,汲取他们的思想精华。
在无声的网络中,这种交流和学习,随时发生着。
在打卡日记中,你会发现那些民间高手,也会认识比你还勤奋很多的教育盟友。有走在乡村小路上的怀揣梦想的老师,也有走在城市灯火中的保持情怀的老师,有小学的教师,中学的教师,也有高校的教师。
你会走出你的朋友圈,进入更广阔的教育世界。你一下子看到了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育者的生活姿态。有的工作条件环境比你现在的处境更艰难,有的比你更优越,有的跟你差不多。但是,看到他们,也就看到了自己,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许多方面的差距。
于是,我更了解自己了。
心胸更开阔,不会为眼前的鸡毛蒜皮纠缠不休,不会为蝇头小利斤斤计较。
视野更广阔,你虽身处一隅,但却能知天下教师的生活,似相同,又似不同。
为学更谦逊。你哪篇论文又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哪篇文章自以为又有了新观点,与那些优秀者相比,还差得玄远。于是提醒自己不要再半灌水响叮当了。
参加中国一日接力日记,是我2021年的开端中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这一行动,其实也可以广泛运用于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
如果在我们的学校来一次“融汇沙小2022一日接力日记”,让全校的教师都来记录,参与学校行走的每一天,记录每一个教师在学校工作的日常,对于教师的成长,对于学校的发展,对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都是一件多么有意义而又美妙的事情啊!
如果在我们自己的班级里,开展“××班级一日接力日记”,让每一个孩子参与记录,写下班级中那些难忘的日子,对于班级建设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这让我想起学校的一位老师来,钦儿老师已经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展了此项写接力日记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又记录了班级的成长过程。为钦儿老师手动点赞!
感谢教育写作共同体张老师的引领,感谢大夏举办的接力日记活动。
2022年,我将继续与教育写作共同体为伴,继续与叙事者树人有约读写团队为伴,参加中国一日接力日记,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