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工作关系,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也常常思考:现在的学生和我们的学生时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更多的是张扬个性与自我,而忽略集体的存在价值?为什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培育的班集体能够让每个个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理气质与现代文化的契约精神有机融通,形成人人称羡的优良班风? 我在迷茫和困惑中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的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卜玉华教授的《试析中国班级生活当代变革的基本主题及其伦理面向》,第一遍读的时候我一脸茫然,而当我读到第五遍的时候,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我试着理出我的收获和感悟,希望对自己的教书育人生涯有所启发。
一、过去近三十年中国班级生活变革的基本主旨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班级生活变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50至80年代初,盛行集体主义和管理主义;80年代初至90年代,提倡解放学生个性与自主发展意识;90年代至今,民主管理成为核心理念,班级自主权向学生全面开放,但个性张扬。但是,据我个人的体验和实践,我觉得时至今日,在班级建设中,集体主义和管理主义仍然有很深的伤痕,成为一些老师的捷径,但长远来说,一个不能够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发展意识,不能够把民主管理成为核心管理理念的班级,注定是动力不足,状况百出,教师疲于应付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常常有同仁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跟我们那个时候一点都不一样的原因之一吧!
(二)90年代以来,班级生活变革的基本特征呈现的两大主旨。
一是从宏观视角看,这是一场“权力—公平”的变革,意在打破垂直型的班级管理格局,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参与班级生活。这在班级组织变革和班级文化建设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流行话语“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班级生活的小主人”,“公平参与”、“人人有岗”。
二是班级生活的育人价值彰显。比如现在的班级岗位建设不仅仅被看作是学生参与班级的重要平台,更被看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渠道,学生通过承担班级岗位角色,可以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做一件平凡小事的能力,与他人协作的意识以及自信心,并能够让每个人充分体现价值感和归属感。2017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鹬》,通过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告诉了我们人类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一个人有所进步和发展,必须让他自己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获得自我的价值感。美国的简尼尔森在《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一种学习的风气,一个人能够充分获得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才能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与学业的进步就是两条并行的轨道,价值感和归属感是一个生命个体存在和奋进的内在动力,也是最有效最持续不断的力量源泉。因此在班级建设中,我们应该努力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学业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在此视野下,我们教师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岗位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注重从岗位类型、活动内容及其年级特点,岗位设置动态性轮换程度或者工作方式及年龄特点等方面,探讨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岗位建设规律。[1]
二、 近三十年中国班级生活变革的合理性和有待深化的主题
(一)近三十年中国班级生活变革的合理性 合理性是指班级生活的当代变革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在近三十年的改革追求以民主、平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打破传统的具有等级色彩的权利结构,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但是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的学生就一定主动和快乐吗?作为教师,我们在学习的路上常常会一知半解,觉得给了学生自由,学生就应该如我们所愿向善、向上发展了,但是我们却没有明白学生们的“自由”应该是实践中产生的,并不是教师的事先预定,也不是有条件的有限制的选择。教育者需要在放权班级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由。德国教育家本纳说:“如果我们强迫未成年人进行由他人决定的活动,从而使他们找到他们的确定,我们就不能倡导他们的可塑性;同样,如果人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其确定性,并在此意义上具有可塑性,那么我们也无法要求他具有主动性。”曾经,我也很困惑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为什么他们还是不领情,不快乐,甚至无所适从,郁郁寡欢,看了这篇文章我才发现自己对民主的实践是多么的浅薄和盲目,把“自由”等同于“选择的自由”,这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这也不是学生所需要的“自由”,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家长,我们都不能让孩子成为我们想让他成为的样子,而是鼓励孩子成为他真实的自己,并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习得人生的技能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近三十年中国班级生活变革有待深化的关于情理和法理的主题
班级生活中情理与法理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中国传统的班级生活是一个充满情谊性的地方,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老师成为班级的应有之义,体现了情理的凝聚力和情感纽带,而法理则更多的关注人的独立性、个别性以及人的规约性,主要是把人区分开来,而不是凝集起来。一个班级的建设如果只有法理,班级生活必然呈现出精神孤独、苦闷、麻木、冷漠等精神状态,生活的意义感和价值感无法安顿。可是如果以情理代替法理,教师的公正之爱则得不到保障,优生被关爱和欣赏等传统的班级生活现象正是此理的体现。因此,如何营造一种公正而富有温情的班级生活便是当下中国班级生活变革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解决了这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建设班集体。
三、中国班级生活在伦理实体意义上的探讨 (一)伦理实体的内在特质及其意义
“伦理实体”是黑格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伦理实体是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离开它,人们集聚在一起,就像一袋子彼此无内在关联而处于摩擦中的马铃薯;只有伦理实体才能把分散的、相互争斗的人们整合起来。“伦理实体”通过情感和伦理精神约束个体,使个体按群体的要求为人处事,也放大了个体存在的价值,增进了大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感和归属感。“伦理实体”把一个人的思虑、情感、意志和道德价值追求整合起来了。[2]在工作中,我常常会发现,有些班级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班风,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的行为和实践的目标与班级集体的价值自然相连,在交往活动中营造一种精神价值氛围,形成属于自己班级的伦理实体。
(二)在伦理实体意义上建设的班级生活之内涵
作者指出:班级虽然有组织规章制度,但如果这些并没有被整合到班级人际关系的情理结构中去,学生个人的自尊与自立,如果与班级共同体没有血肉相连之感,班级中没有生长出共同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模式,那么,这样的班级就不是真正的伦理实体,也就无法承担化育学生的德行,涵养学生的品格,引导学生超越自我、提升自我人生理想的责任。 康德说:“‘合乎义务’不是‘出于义务’,出于义务的行为通常是人自然生命的体现,是合乎情、出于理、表达人的美好心灵的行为。”在很多优秀的班主任培育的班集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真正伦理实体的班级,必然有着共同的班级愿景,班歌、班徽、班级口号一应俱全;班级风气良正上进,班级关系和谐有序,情与理贯通其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会成为共识,“我们”的意识自然形成,融通了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孩子们自信阳光,喜欢上学,积极参与班级各项活动。 在伦理实体缺乏,班风很难形成的时候,情理之中的爱应该是班级经营的首要原则,法理中的公正是班级共同体实现爱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在情理和法理的理性合理建构中,营造一种公正而富有温情的班级生活便是当下中国班级生活变革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在目前班主任的工作中,我向往真正的“伦理实体”,但是因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仍在努力的路上,虽未能至,然心向往之。
[1]李家成,王晓丽,李晓文.“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教育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118.
[2]詹世友.伦理实体:道德教化的社会环境支持.甘肃理论学刊[J].20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