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专业的语文老师,写的文章当然是专业的,你写得也就玩玩而已。”
事隔近两个月,这句话依然在我写作时如扎心般的刺痛着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朋友们知道我写文章时作出的惊讶状表情,以及略夸张的一句话——“你竟然还会写文章”,“竟然”和“会”,放在这句话里是多么刺眼。也许在他们面前,我的形象是直爽开朗的女汉子,或者是一个满脑子代码的木讷程序员,反正跟“文艺”二字半毛钱都沾不上。可我不明白,为什么程序员就得心无旁骛地想代码,为什么女汉子就不能有文艺青年的柔情,更让我费解的是为什么总是无形地被“标签化”。
1.
小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一本正经地说:“你们看看别班的孩子们,我怎么教了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于是,我们一致认为隔壁班的孩子是听话的乖宝宝,我们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以至于我们班获得什么荣誉后,老师的一句平淡的表扬能让我们激动半天,甚至抱成一团泪水在眼中打转。
小时候,母亲晚上从外婆家接我,我们一起走夜路回家,这原本应是最幸福的时刻,可我耳边总是母亲夸赞别人家孩子的话语,我一直努力活成“别人家孩子”的样子,但我失败了,尽管别人家孩子们那么优秀,也没能影响我,让我变成一个完美的人。
2.
小升初考试,科目只有语文和数学,我清楚地记得那次的名次是全级201名。当时的我,意识里并没有名次的概念。后来外公(外公是那所初中的骨干教师)告诉我,我的父母曾找他认真地谈过,问他考出这样的名次是不是因为我的脑子不太好使。我听后强装淡定,心里却如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很不是滋味,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他们眼中,名次是考查我脑子好不好使的标准。从那时起,我开始为了证明自己而好好学习,最终我顺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虽然我现在很感谢当时那句话给我的刺激和动力,但当时的我,心里只想向他们证明,以名次来判断我的能力是错误的。
3.
经过高中三年摸爬滚打,终于上了大学。我抱着一切归零、从头开始的心态面对一个新环境,选择了我热爱的计算机专业。四年间,我为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开发者而努力。没想到,扔掉了曾经的标签,却又迎来了新标签。亲朋好友甚至他们的朋友们,只要电脑出了问题,都会找我解决。重装系统、教他们操作、拆电脑清灰、扩内存等基础性工作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我不能忍的是当电脑硬件出了故障,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时,我建议他们找专业的电脑维修人员,他们往往冷冰冰地甩一句“你不是学计算机的吗?”听了这话我哭笑不得,但我并不想解释太多,准确来说是解释了他们也未必听得懂。“不与傻瓜论短长”,我内心不断的重复这句话,安慰自己。这样的情况多了也就司空见惯,不与其计较。
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就像街边的小广告一样,旧的去了,新的却又来了,顽固且源源不断。它类似于对他人的第一印象,贴上了就很难改变,往往贴一个坏标签比一个好标签快得多,也容易得多。然而,人无完人,原本被认定的“好学生”如果迟到一次或者忘交一次作业,可能立刻失去“好学生”的头衔。虽然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不要抱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但我觉得,有时候确实应该“比下有余”地自我鼓励一下。随着我们的长大,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离开校园参加工作,虽然并没有人逼着自己要努力工作,但一个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顾及面子,谁也不想被同龄人比下去。看到曾经的同学、昔日的好友们事业顺利,升职加薪,我想很少有人会整日懒散,即使做不到满腔热血投身事业,也会以一个负责的态度认真工作。尤其在一线城市中从不缺的就是人才,面对激烈的竞争,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概率极大,加之一堆“标签”如火上浇油般扑面而来,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做到越挫越勇,起码我不会。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还是顶着压力一味的往前冲,很容易对工作、对生活丧失信心,越活越累,随之而来的孤独、无助足以摧垮一个人的精神意志。近些年来,各种令人惋惜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了“抑郁症”的可怕,难道我们不该反思,是什么让这个病越来越普遍?
几年前,“人艰不拆”这个新兴词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迅速受到80后、90后的追捧,成为最受欢迎的词汇之一,虽然形容略有夸张,但形象地反映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心声。在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社会,艰从何来?是来自传统观念的偏见,是来自长辈的过多要求,来自我们骨子里就带的过剩的“自尊”。各种“标签”压在我们身上,从挫败低落到奋力证明,再到麻木无视,我们扔掉了一个“标签”,又无奈地面对新的“标签”,我们很累很难过。每一代人都有过年少轻狂,都有过年轻气盛,谁没有在青春的泥泞里折腾过?都想要完美主义,但又有几个能做得到。然而总有那么一类人,忘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古训,把对自己的理想主义强加于别人身上,互相伤害,难道忘了自己面对各种“标签”时的无奈和心酸?
既然我们都体会过“标签”的尴尬,既然都感受过“标签”的困扰,何不以宽容的眼光看待他人,拒绝标签他人,像爱自己一样善待他人,才能同样得到他人的善待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