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成文的目的在于将自己的想法呈现给别人,一篇好的文章,能使读者与你产生共鸣,能使读者不自觉的同意你的观点,融入你的思维,乃至按照你的观点行事,说白了,就是要能够说服别人。
但是如何能够写出这样一篇好文章呢?我觉得好文章至少要具备三个特点:观点正确、逻辑清晰、修辞得当。
这三点是递进的关系,观点正确是基础,道路错误,就算走得再快再扎实,别人瞟一眼就会离你而去,所以下笔之前必须要反复揣摩观点理论能不能站得住脚,有没有明显的错误或漏洞;观点正确了,就要努力让文章逻辑清晰,也就是要把事说清楚说明白,让别人能够快速准确的读懂你的意思。前两点做好后,就可以给文章化化妆了,这就是修辞,其意义在于不但让读者同意你的观点,而且还要很舒服的接受,这就是语言的艺术了。
这三点中,我认为核心是如何使文章逻辑清晰。因为除了专业的理论性文章,很少有明确对错的观点,而修辞只是锦上添花,所以说如何逻辑清楚的向别人表达你的观点,让别人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就是文章的关键了。
这几天读了一本书,叫《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主要从商业文案的视角讨论了如何写出一篇逻辑清晰、说服力强的文章,读后受益匪浅。根据这本书,我总结整理了一下写出好文章(更准确的说是好文案)的几个要点。
一、信息与主题
信息是构成文章的零件,写文章就是在组合这些零件。所以要想写出一流的文章,就必须理解、并用好这些零件。
其一,信息可以分为记述信息、评价信息、规范信息三种。
记述信息是以描述的形式说明事物状态;
评价信息是对事物好坏的判断,表明作者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
规范信息主要表明“事物应有的状态”或“人应该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信息传递着的期望和行动原理。
简单的说,对某一事物来讲,记叙是“什么样”,评价是“怎么看”,规范是“怎么办”。
这三种信息基本上就是我们写文章的三个层次。
比如:我们公司今年营业额同比增长了30%(记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业绩(评价),我们要继续保持(规范)。
我们在写文章中,要有意识的分析这三种信息,针对不同的对象,侧重使用不同的信息。
其二,主题不是信息,但同样重要。
信息是传递者想“表达什么”,而主题是传递者对于“关于什么”的表述。主题好比装着信息的容器,限定了信息可以展开的范围,信息的量要和容器的体积相符,同时信息的种类也要和容器装的主题相符,这样才会提高所传递信息的吸引力。
确定主题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尽量把主题写成一个概念的形式,而非完整的句子,因为一个句子表达的是信息,而一个概念是描述一类食物,用来表示主题更合适。
二是要运用综合分析或者归纳概括的方法,从信息中推导精炼出主题。
三是主题要尽量在范围上正好反映信息,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二、如何清楚的表达
文案应简洁、明白。尤其是商业文案,不能让读者去推敲意境,尽量不要增加读者的负担。那如何将自己的观点简明易懂的传递给对方呢?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使用主语与谓语关系明确的句型。
商业文案要尽量明确主语,减少让对方推测的可能,明确意识的行为者。当然,如果传递者和接收者双方具有默契、知道共同的前提的情况下,省略主语也没事。但是当双方没有这种默契,就会造成信息模糊。
比如:“本公司非常重视与A公司的独家交易,可是最近开始与别家公司交易,让人非常担忧”,这句话非常麻烦,到底是谁最近与别家公司开始交易呢?
在谓语的使用中,要多使用及物动词,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相比,可以减少读者的反感情绪,而且还能引导和刺激读者的意识,能比较容易的让读者进入你的思维模式,并主动按照你的思路与你沟通。
对比一下“我认为应该关闭亏损的店铺”和“亏损的店铺应该关闭”这两句话,前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两点其实都是一种无意识的思考方式,但在训练写作中,就是要将这种没有意识到的思考方式“意识化”,如果我们的思考完全在无意识下工作,就很难将思维导向逻辑性的方向,相反,只要能意识到思考,那么驾驭它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增加。
二是使用正确的逻辑连接词连接句子。
我们都有经历,很多时候,我们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好像已经大致理解作者意思,也就是说,每一个零件分开来看都能懂,可是对整片文章却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这个时候很可能就是文章不够“通顺”。
文章不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使用正确的逻辑连接词。为什么我们连接词用的不到位呢?我觉得不是我们不会,而是我们没有意识。
自己在写文章时,是建立在自己调查研究和成熟的观点之上,所以自己一看就懂。但读者对你的文章的前提和基础一无所知,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劲。所以文章要尽量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
逻辑表现力的基本要求,就是尽量不要造成读者的理解负担。减轻读者的负担,就意味着增加我们写文章的负担。这里作者给出了很多相关的连接词,很值得学习借鉴。
三是要多用具体词语,少用抽象、缺少执行力的词语。
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比如经常会在文章中看到“强化”“调整”“推动”“安全性”等等字眼,着实很让我们头疼,读者在读到这些词的时候,就要去想,怎么强化?是提高效率还是增加时间?怎么调整?是增加还是减少?……
抽强的词语需要读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理解,这就会增加读者的负担,降低读者对你文章的认同感,所以要努力将抽象化的词语具体化。
例:将“安全性”细化——它是指以时速XX公里正面撞击墙壁时的耐冲击程度;还是指在某个特定速度下,踩下刹车直到停下车子所需的时间;或者,因配备了安全气囊或后视摄影机这些装备,所以安全?最好在对方提问之前,先具体地说明重要之处。
这种具体的表现可以激活对方的想象力、唤起信息储备、唤起情绪和感情。
三、文案的总体设计
1、文章结构设计
写文章就像盖楼,没有人会想到哪儿盖哪儿,盖楼之前必须要有设计图,设计图就是总体规划。写文章也是这样,如果太急于将自己的思考转化成文字,就会导致文章的发展一点一点地偏离方向,最后变成主张模糊、脉络不明的“流水账”,这种文章是没有效率和质量的。所以写文章之前也需要一份设计图。《麦肯锡教我写作方法》这本书,采用了麦肯锡独创的金字塔结构设计图。这个方法很多人都了解,在这里只做简单说明。
理论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基本结构: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训练重点: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达到目标: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搭建方法: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其实金字塔原理很简单,关键是要慢慢摸索实践。这个理论有专门的一本书叫《金字塔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细读。
2、信息和主题的设计
这一点,文章给出了两个方法,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
由下而上法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阅读、理解原始素材或材料;
第二步,将原始素材分门别类;
第三部,在各群组中填入主要信息。
这种由材料通过推导引导出结论,也称之为“结论法”。要注意的是推导过程是合理的,这样才能做出高准确率的推论。
例如,西边的填空布满乌云,昨天晚上的月亮有一圈月晕,早上池边的青蛙不停地选喧哗,进来将进入梅雨季,根据天气预报午后会下雨,这是下雨的节奏。这样的推导是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的,但是如果推导出来的结论是:应该有很多航班会取消飞行吧,应该会有很多台风。那么这样的推理是不符合我们常识的理解的。
不同的信息,应该如何得出可信的结论?
对于记叙信息,使用因果论证与实证论证法;
对于评价信息,根据评价条目或评价标准来论证;
对于规范信息,根据行动原理的论证方法。
由上而下法是指从金字塔的顶点开始,往底层下降的思考过程,通过逐级分解,形成下属结构。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树。
首先主要主题最好只有一个。如果超过2个主题,应该用更大的主要主题去涵盖主题。
关键主题最好3个,最多7个。为什么上限是7个呢?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以数量来说,7这个数字,是人类听过一次后可以记住的上限。为什么下限是3个呢?因为两个主题一个主要主题无法只分割为一个关键主题,而分割为两个主题也难以取得平衡,所以在逻辑的表现中,关键主题最好分为3个或以上。
3、文章信息要完备
首推MECE原则。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itive),
含义是“相互排除性、集合网罗性”,简称为“不重复、不遗漏”。
原理很简单,就是文章信息要完备,要把该说的事情说完整,同时也不要啰里吧嗦,但要注意一点,不遗漏比不重复更重要。如果出现些微的重复没有关系,但是不能出现遗漏。
写文章是个过程,技巧很重要,但笔耕不辍才是关键,希冀与各位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