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四年(复读一年),我们始终有一支球队没有解散,名字很牛叉,阿根廷队,简写“AEA”。那个年代的重点高中,学业很重,一个月只有一天完整的假,一周是半天加一个早晚自习的假。同样那个年代我们有无穷的精力需要发泄,没有其他爱好,也没钱上网,这多余的荷尔蒙怎么办呢,大部分都发泄在足球场上了。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球队,一周两场球赛,分上下场,踢完整场球90分钟的。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几乎没有人在业余时间踢球了,我一直在琢磨为啥呢,没道理呀,大家踢了这么多年,而且那时超级热爱足球的呀,最近我才慢慢明白,因为那不是大家的爱好,准确点说那根本就不是大家的刚需要,只是消磨时间消耗多余精力的一个工具而已。
那个时候的友谊比较牢固,一直到现在。我们高中最要好的朋友还是球队的人。于我自己,我那时有一个梦想,总有一天我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商业帝国。多年后,这个梦想依然坚挺,虽然梦想离现实差距从未靠近过。而那时,我已知道我的这个梦想仅靠我一人是不可能完成,所以,不止一次的跟最要好的两三个兄弟分享过,其实就是拉他们入伙的意思。时至今日,我都已经忘了,当时那几位兄弟的反应了(因为分享过太多次了)。但我很清楚的记得跟其他兄弟分享的时候他们要么淡漠,要么鄙视。当年,很不理解,真的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觉。大专毕业,工作、创业至今天,我慢慢才知道别人做出那样的反应是正确的。
但只有梦想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有了梦想马上开始做都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方法,认知达不到,一做就遇挫折,一有挫折就放弃。所以,一个人不光要有想法,还要有方法,最后才是行动,而且是持续的行动。这些都是我在创业的路上用时间和钱买到的经验,或者说真理吧。
直到最近我才有了更近一步的升级,或者叫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吧。以前遇到困难我也会坚持,也知道必须坚持,但没有反思,更没有总结,也不会调整好思路继续精进地去执行。现在我每做一件事都会去死磕,我会在我能做到的范围内做到最好,这里要注意,不是好或者很好,确实是笑来老师说的最好。
比如我们每两周都要做招生的活动(社会培训类),而主要的招生方式就是会销,分工很简单,校区校长负责邀约,我负责讲座。我是主讲人,也是讲师。稿子改了又改,每一次结束再改,让所有的同事挑剔我,提意见,到现在仍然不满意。但我知道,每一次都是我那一次能做到的最好,也就不再焦虑,然后,我发现,只要有三次,我的演讲能力就有质的飞跃。这让我很是惊喜,原来,这成长、这进步,有时候不像传说中那么长呀。
最后,我发现虽然截止目前成绩仍旧不理想,但我自己切身体会到了,我的技能得到了打磨,团队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本身比招到多少学生更能让我感到惊喜,这个时候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才叫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那么好或者不好的成果,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抹风景,或者说只是一个里程碑而已。
创业很大制度上是一种修行,坚持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想要的,不想要但需要的,慢慢的都来的;意料中的,意外的,也来了。而所有这些也是成长。正视他们,并重视他们,培养属于自己和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永恒不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