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拉闲散闷轻煮生活,我开始读《资治通鉴》啦。《资治通鉴》描述了自战国到后周,前后1362年的历史,这部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智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理念、人生哲理和权谋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细细品味。我想将我的读书笔记与大家分享,一同围观我的读书之旅。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
D84-《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第六卷-08
魏国最后的顶梁柱坍塌
秦国进攻魏国,魏军屡战屡败,魏王忧虑不已。派人到赵国请魏无忌回国。
魏王派使者请无忌回国,无忌担心魏王仍会为偷兵符救赵一事恼怒自己,不敢回国,告诫他的门客们:“胆敢通传魏国使者,有违者处死!”,于是门客们都不敢规劝。
这时,赵国两位隐士毛公、薛公劝魏无忌:“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备受敬重,名扬天下,是因为魏国的存在。
如今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假使秦国攻破魏国,将您的宗庙夷平,公子您还有何脸面?”
如是,魏无忌回到魏国,魏王握着无忌的手啜泣不止,任命他为魏军最高统帅。魏无忌向各国求援,各国敬重魏无忌,纷纷出手相救。
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大败秦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
魏国安陵(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供职,负责守卫管城(今河南省郑州市)。
魏无忌攻管城不下,派人去见安陵君说:“如果您能劝缩高过来,我将授给他五大夫的军职,让他担任执节尉(武官名)。”
安陵君回答说:“安陵是个小国,百姓不一定都服从我的命令。您还是请使者自己前去邀请吧。”
安陵君于是派一个小官引魏国使者前往缩高家。
缩高听了使者来意,回答说:“信陵君之所以要封给我官职,是想让我出面去进攻管城。父亲去进攻儿子守的城,令天下人耻笑。
况且如果我的儿子见到我放弃他的职守,就是背叛他的国君。做父亲的若是教儿子背叛,也不是信陵君喜欢的行为。所以我只能拜谢信陵君,不能接受他的旨令。”
信陵君得知后大怒,又派使者到安陵君那说:“安陵国也是魏国领地。现在我攻不下管城,秦军就会赶到这里攻打我,这样一来,魏国就危险了。
希望您能将缩高活着捆过来,如果您不这么做,我就调十万大军攻打安陵国!”
安陵君回答:“国法有云,臣弑君,子弑父,法规绝不赦免此类罪行,哪怕国家大赦,也不赦免这种。
现在缩高不接受您的封赏,为的是成全他们父子之义,而您却要求我把缩高捆到您面前,这也是让我违法,我纵然去死,也不敢执行您的指示!”
缩高听说后说:“信陵君凶暴蛮横,刚愎自用,安陵君的话必将给安陵国带来祸患。
我已保全自己的名声,没有违背做臣子的道义,既然如此,又岂可连累安陵君!”
于是缩高来到魏国使者驿馆,自刎而死。
信陵君获知后,穿着素服,派使者去对安陵君道歉:“我真是个小人,为攻城困扰,对您说了不该说的话,请接受我的道歉!”
秦王忌讳魏无忌,派人带万金去离间魏王与魏无忌,在魏王面前说:“现在信陵君名声在外,各国都只知道信陵君,而不知道魏王您了。”
又派人带礼物去信陵君那表示祝贺:“您做了魏国国君没有呀?”
魏王天天都听到诽谤魏无忌的话,不由不信,就派人代替魏无忌统领军队,魏无忌明白自己第二次因为别人的诋毁而被废黜,便称病不再上朝议事,日夜放纵,沉迷声色,四年后就去世了。
韩国国君亲临魏国吊丧,信陵君的儿子颇以此为荣,将这件事告诉孔斌。
孔斌却说:“你一定要按照礼制推掉韩王的悼念!礼制规定,邻国国君前来吊丧,吊丧活动应由该国国君主持。
现在魏王并没有委托你代他主持吊丧仪式,因此你没有资格接待韩王来进行吊丧。”
信陵君的儿子听从建议,没有接受韩王的吊丧。
感思:缩高的故事是小义与大义的考量。
缩高认为,不可教子叛君,如果他为魏国攻打自己儿子守的城池,将遭到世人的嘲笑,同时也违背了君臣之道和父子之义,不可坏父子之义。
他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拒绝了信陵君的请求。
在得知信陵君因自己的拒绝而大怒,并可能因此迁怒于安陵君后,缩高为了保护安陵君不受牵连,毅然选择自杀。
体现了他对义的执着追求和对忠诚的坚守。
可是他身为魏国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却未能挺身而出相助魏国,某种程度上显得过于拘泥小义而忽视了大义。
忠孝难以两全。
魏国的兄弟齐心本是魏国的一大幸事,他们的合作使得魏国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抵御强秦的进攻,并展现出复兴的曙光。然而,嫉妒和猜疑最终导致了这一美好局面的破裂。
信陵君魏无忌去世十八年后,魏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