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成年后才意识到父母以前的打骂、随意翻看日记并且以日记中的内容当众取笑自己这些行为是切实的伤害,但以前只是觉得羞愧,没觉得有什么。 现在本人已经成年,工作,过段时间也要成家,和父母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但心里还是有一道坎,遇到事情也不和家里说,他们埋怨为什么越大越生分。 我其实非常怨恨他们曾经对我的做法,尤其最近定下了结婚他们「好心」过来帮我出谋划策,心里一直压着火,感觉也快忍不了了。 现在还有没有必要向父母表达心里对他们的愤怒?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答:心理研究发现,儿时的成长经历将会影响个体在未来人生中的很多方面,比如我们的亲密关系,为人处世的方式,认知,思维以及行为模式等等。
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曾说过:“一个人一生的样子都是童年的遭遇。”虽说,我们每个人的过往经历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但我认为,相比人本疗法提倡者罗杰斯与马斯洛,弗老爷子在该问题上显得有些过于悲观了。一个人的童年不由自己决定,但成人之后的发展和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与态度却可以由自己做主和掌控,当然其前提是个体要有强烈的个人成长意识与动机去改变现状,调整认知及行为。
回到本案中,案主早已成年,马上就要成家,但父母在过去曾对自己的某些不公正行为和态度引发出各种激烈情绪,与父母的关系显得不够亲近,甚至越发生分,这让父母颇感困惑,而且与父母也缺乏交流,并没有对问题做及时的澄清和解决。在好事将至之际,过去那些曾强忍的怒火似乎已快要彻底爆发了。幸运的是,案主能及时求助,否则后果及因此造成的影响将不堪设想。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无法回避父母的个性和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与方式。如果遵循童年对人类个体影响的理论,那么我们也可以做如下推断,父母们的儿时经历或许也并不令其满意,不知您是否有机会与父母交流过他们的成长历程呢?若果真如此,他们对自己的父母(或长辈)也曾有诸多的怨气,不满和愤怒,且并未化解,这些情绪最终被压抑在内心。当他们为人父母后,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技巧,既可能因其各自家族的某些传承,也可能父母在如何教育子女方面缺乏足够多的经验,学习力也不足。其实想成为父母并不难,但真正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却是一件技术含量颇高的事情了。父母们也许曾经面临着较高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以及各种纷繁忙乱,人到中年的危机感等等,他们未及时有效地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并将很多不良的负性情绪发泄和转嫁到孩子身上,甚至给子女造成了内心的压力及情感伤害。我们应相信父母们都是爱孩子的,但爱也是讲究方法的,并非天下所有父母都能有效掌握。当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及情绪表达给孩子造成打击后,可能会让孩子长期陷入莫名的恐惧和悲哀之中。那种不被爱,不被接纳的心情和感受,长期挥之不去,并导致自我怀疑,自卑及不安全感加剧,长久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及自尊的健康发展。
在我的工作中,时常出现因与父母关系不良而引发一系列问题的个案。但是,在我看来,这也是改变现状,化解矛盾的契机。在咨询室中,我常建议他们,首先要接纳自己的情绪,并与情绪相处一段时间,再慢慢地用心去感受和觉察情绪发生的目的和其背后隐藏着的意义。在心理咨询及治疗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特殊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当事人处理和化解包括愤怒在内的各种不良情绪,这将使求助者在探索和发现情绪的真实意义的过程中获得更多自我认识方面的提高,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
因此,我建议,案主可在适当时候,寻求正规的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咨询或家庭治疗等方式,在咨询室里释放自己的情绪,表达内在的愤怒(而不是回家冲着父母们发泄愤怒,最后却深感内疚与自责),通过咨询,可有效化解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与父母在情感上达成谅解,也与自己的内心达成和解,并在婚前学习一些增进亲密关系之道,最终以愉快的心情,全新的面貌,崭新的身份,迎接和拥抱新生活的到来。
祝早日摆脱困扰,顺祝幸福安康~
【 作者简介:潘鸣 青岛一鸣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心理咨询专家,心理科普作者,新浪微博@一鸣心理,微信公众号:YMXL525 ,原创文字,转载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