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费先生提出一个“私”字,来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这个私,是从自己出发,向外辐射而去,好比丢入湖中的石子,泛起一圈圈涟漪。
有时候我们会抱怨家庭里没有界限,父母随意限制孩子的自由,有时候我们会抱怨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任人唯亲,有时候我们会感慨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世态炎凉……
今天读了这章,才真正理解了,这就是我们社会的格局。我们这个圈子有相对性、伸缩性,随着中心权势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收放自如。
历史上我们强调人伦,也就是强调“君君臣臣”、“尊尊长长”,“亲亲相隐”在中国古代是合法的。“丧服制”也同样体现了这样的亲疏远近、差等次序。都说中国人是人情社会,凡是论关系、交情,这一点都不假,费先生指出,我们不是个人主义,我们是一切从“己”出发的“自我主义”,所以,这里面必然界限不请、忽视个人权利,没有平等地位,权利义务得不到尊重,这和西方社会宪政国家是不同的。
最让我惊叹的石这个“己”的相对性,古人强调我们要克服于礼,克己修身,推己及人,治国、齐家、修身,或者修身、齐家、治国,都是可以的。公私因此也是相对而言的,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其实,也就是说,唯一可以掌控的只有“己”。我们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