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开学这件事,研究生的排斥心理也不亚于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拉扯着爹妈的衣领,哭喊着“我不要上学~”,至少心里的小人儿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研二的日子更不好过,所有的课程都在研一学年结束了,研二我们变成了更纯粹的工具,为导师命是从。We have no choice.
最近在疯狂的看《权利的游戏》,也许是看多了,负面情绪也比较重。看国产剧只要举起大刀准备砍人,必定接下来有个声音“刀下留人”。可是这剧完全相反,只要举起大刀,必定刀起头落。无论看起来多么主的角儿,冷不丁的随时都可能领盒饭。
返校的火车,卧铺,被人睡过,很脏,到学校起了一身红点,目测是癣,买了药膏,涂了四天,不见好。挂号,看外科,老医生,只一眼,“过敏!”“应该是癣吧,长的很像。”“过敏,我知道,相信我,出去吧,不用去隔壁,直接拿药走人,不要再耽误功夫了。”一脸懵逼......
下午,学校的财务处,要贷款的回执单,“你们的学费直接是交到合肥的,回执单得去合肥取。”“谢谢老师!”出门,“what ?”内心的声音......
晚饭,下楼,去食堂,电梯刚到一楼,透过玻璃反射的人影,是他,停顿了两秒,又按了四楼,上来了,饭没吃......
苗苗问我人生有什么意义,我想了想:“没什么意义,瞎混呗!开心一阵子,难过一阵子,大部分的时间很无聊~”。在你看到过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你就参透了这个道理。比如恋爱,a big pleasure for the moment~可是三年后呢?十年后呢?或者还在一起,或者分手了,总之是开心一阵子,难过一阵子,大部分时间很无聊。比如上学,你考上好的中学,开心一阵子,接下来的三年忍辱负重,喜怒哀乐均摊,你再考个好大学,再开心一阵子,接下来......总之是开心一阵子,难过一阵子,大部分时间很无聊。我在想上帝给每个人的快乐都是一样的,无论你是个普通的农民还是一个闪耀的明星。达成一个目标就开心一下,受挫了失败了就难过一下,平常的日子里我们都按部就班的活着。人之所以仍然选择活着,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好奇。想尝尝挣好多钱的滋味,想尝尝上大学的滋味,想尝尝结婚生子的滋味......很多作家有自杀的倾向,我想是因为他们读过很多书,虽然没有实际践行,但也能理解各种人生的味道,因此他们对人生失去了好奇心,人生也便没了意义。继续活着可能还有概率不大的可能性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外星人与地球人建交了,比如人可以飞了,比如更多超乎我想象力的可能。那些选择自杀的作家估计都是数学学的好的人,他们知道微小概率的事件可以归纳为不可能事件,而活着的痛苦是一定的,那就干脆死了吧!也可能死是他们唯一好奇的滋味。
我说我活着是为了看见美好,美好也有,更多的是丑陋。他说:“你太刚烈了,刚易折。”可是柔易伤啊,我宁愿自己折,也不想被人伤。人生是有很多的无奈,至少我刚的还不想马上去死。我活着是因为对我来说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可能,我对它们心存期望,尽管它一再打破我的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