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郭神的文章—Android Context完全解析,填补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空白,郭神文章传送门。
Context类型
先来看一下Context的继承结构:概括地说,Context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Application、Activity和Service。这三个类虽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都属于Context的一种,而他们具体的功能则是由ContextImpl类去实现的。
Context数量
Context一共有Application、Activity和Service三种类型,因此一个应用程序中Context数量的计算公式可以这样写:
Context数量 = Activity数量 + Service数量 + 1
(1 代表Application数量,因为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有多个Activity和多个Service,但只能有一个Application)
Application Context的设计
1、MyApplication myApp = (MyApplication) getApplication();
2、Context appContext = getApplicationContext();
这两种方法取到的是同一个对象, getApplication() 方法的语义性非常强,一看就知道是用来获取 Application 实例的,但是这个方法只有在 Activity 和 Service 中才能调用的到。如果在 BroadcastReceiver 中也想获得 Application 实例,就可以借助 getApplicationContext() 方法了。
使用 Application 的问题
Application 方法执行顺序:Application 中在 onCreate() 方法里去初始化各种全局的变量数据是一种比较推荐的做法。但是如果想把初始化的时间点提前到极致,也可以重写 attachBaseContext() 方法。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extends Application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attachBaseContext(Context base) {
//在这里调用Context的方法会崩溃
super.attachBaseContext(base);
//在这里可以正常调用Context方法
}
}
自定义 Application 不需要和单例模式混合使用,Application 全局只有一个,它本身就已经是单例了,无需再用单例模式去为它做多重实例保护了。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extends Application {
private static MyApplication app;
public static MyApplication getInstance() {
return app;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app = this;
}
}
getInstance() 方法可以照常提供,但里面不要做任何逻辑判断,直接返回app对象就可以,在 onCreate() 方法中将 app 对象赋值成 this,this 就是当前 Application 的实例,那么 app 也就是当前 Application 的实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