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和朋友散步,两个疲于奔命的女生一边算着上个月的花销,一边掰着指头数着下个月的预算。不知道是海风太凉,还是月光太亮,上一秒还沉浸在分分角角的我,突然一个机灵:“你有什么愿望吗?”
“有啊,我想学钢琴和舞蹈。”
“哦,没钱是吧。”我若有所思,“不要紧,我也没钱。”
看着一脸懵懵的她突然惊喜又怅然若失,我又补一刀:
“那如果你有钱了呢,有了很多钱。比如说,中了1个亿,你想干嘛去?”
“我想想啊。”朋友显然已经沉浸在坐拥一个亿的世界里,开始认真地思索。
“我还是想学钢琴和舞蹈。”
哎呦,这好像一个亿的差别没有体现出来啊?
“那就在海边买一个大房子、买最好的钢琴、找最好的老师,每天教你钢琴、跳舞。”话还没说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中间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我差点忘了:
“就算是买了最好的钢琴、请了最好的老师,还是需要你自己去练习。”
那这样子的话,一个亿的差距好像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对哦,我们现在没有最好的钢琴,可以买二手的;请不起最好的老师,可以去找能付起学费的舞蹈室。”朋友突然眼睛放光开始讲。
可能我们有了一个亿,会在更好的平台下去快速学习,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最重要的基础——自己。我们或许慢一点,但是不妨碍我们开始啊。
所谓成功的事,往往不是等万事俱备才开始的。
太多的创业大咖,都不是在条件绝对完善的时候才开始的,但是他们总是在时刻谋求着最好的机遇和突破口。扎克伯格在创建Facebook的时候,不过是失恋之后的发泄口对准了学校的兴奋点,然后在他高强度的执行力下稳、准、狠地接洽了之后的各项工作。
很多人又问了:“这世界上有很多事,还真的没有钱不行。我就想去环游世界,看各地的风景,没有钱行么?”
的确,财务自由绝对是精神自由的沃土。
我们都沉浸在“谋生”的面粉缸里,拔都拔不出来,如何谈理想。连基础的生活都不保障,没办法去谈那些白天黑夜的梦。实现了温饱,还想要更好一点的改善,直到什么时候我下半辈子衣食无忧、毫无挂念了,我才能静心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是真的问自己:“所有想做的事,一定都得衣食无忧才能开始吗?”
比如读书、健身、学习、旅行?
没有钱去欧洲游学,就从睡前一本自己喜欢的读物开始;没有钱请最好的私教,就从每天坚持走楼梯开始;没有钱去读耶鲁商学院,就从自主学习一项新技能开始;没有钱去看极光,就从同城的郊游开始。
突然间,好像我们的幸福指数距离1个亿的标准,也没有远得离谱。
好像一切都遥不可及、一切又触手可得。
别害怕,听说某云也是从租房子开始做起白日梦的,现在一个亿不过是“11.11”的 1/1200。
看来,坚持做一个亿的梦还是要有的,万一中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