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刷到了3.14国际数学日的推文,让步入社会工作10年有余的我,直观的想起了圆周率。我依然记得圆周率π的小数点后7位是3.1415926,但我几乎忘记了π的计算公式。
现在的我可以利用网络,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获得相关知识。学生时代的我,大概率没有了解过π的“历史”,只是运用学到的公式和数据解答过那些我都记不清了的数学题。
“圆周率,是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即圆周率=圆周长÷直径,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即圆周率=圆面积÷半径²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数x。”
这是百度百科给到我的答案。作为30+的中年人,在这一天,反观自己在学生时代才有机会直观学习的一门学科,数学。才体会“数学无处不在”的道理。
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财米油盐、中到国家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大到宇宙世界中的星体运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贯穿了人类历史。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读作[paɪ])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九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幸运的是,如今的我能通过网络在短短几分钟里,去回顾那些曾经存在于脑海里的知识。虽然,我从不曾思考过π有哪些用处。
“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得到3927/1250=3.14159,准确位数6位。所言“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包含了求极限的思想,准确位数6位。
48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准确位数8位。在之后的800年里祖冲之计算出的π值都是最准确的,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年才由德国人奥托(Valentinus Otho)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Metius)的著作中,欧洲称之为Metius' number。
……
16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其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圆周率现已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
2021年8月17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报道,瑞士研究人员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历时108天,将著名数学常数圆周率π计算到小数点后62.8万亿位,创下该常数迄今最精确值记录。”
以上为人类在对圆周率π研究历史中浓墨重彩的几笔。要知道,还有多少先哲曾开动脑筋思考这一相同的问题?如今和未来,又会有多少人如我一般想起相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