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抽空看完了《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中文翻译过来是《无声告白》,出自一名来自美国的香港移民二代,作家伍绮诗之手。
❤❤
翻开之后,我可以肯定的是,在接下来阅读的几个小时内会十分压抑。整本小说描述的是上过世纪美国时代背景下,中产阶级的中美混血家庭所遭遇的外界与自身的种族歧视以及由此引发的家庭成员本身发生的蜕变。
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本小说如果放在中国,可以写成上个世纪80年代,重组家庭会遭遇到闲言碎语,父母和外界施加的压力最后导致乖巧小孩压力过大崩溃走向死亡。都是套路。
但是这本书的描述手法和故事构架很精妙,现实故事的铺陈和期间穿插的关于这个家庭的回忆,以及家庭成员在相同事情上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都被作者巧妙地安插在小说里。画面感十足,时间上的跨越和跳动也显得不混乱。
看得过程中,神烦女主人将自己事业上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大女儿身上,与此同时,男主人又无形的逼迫大女儿不要像他一样,会有社交上的不足与空白。双重压力下的大女儿,可怜的莉迪亚,最终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沉湖,结束了她短暂又压抑的一生。她迈出的那一步,是她鼓足勇气、准备开始做自己的第一步,结果第一步,就画上了句号。多么希望,在最后一晚,能有一双手,像当年她的哥哥内斯一样,紧紧拉住这个不会游泳的小女孩。
❤❤❤
往往阅读体验不好的书籍,反而会让人更加深入的思考。
无论是莉迪亚的死亡,还是男主人的出轨,女主人最后的领悟,可爱却存在感很弱、常常躲在角落里观察大家的小女儿,内斯对妹妹死亡的疑惑和各种思想上的挣扎,又或者是邻居寡妇的纨绔儿子杰克对内斯简单纯洁的情愫。整本书中对教育的争论、对种族歧视的探讨、对事业与家庭平衡的理解,关于友情、爱情、亲情的叙述,压抑而深刻。
若是莉迪亚鼓足勇气后没有坐上小船,或者期初他们家周围就没有这片湖泊,莉迪亚真的可以在那晚之后,大胆地告诉母亲,我不想当医生,我不想高一就上高二的课,我不喜欢学物理,我不想修那么多学分,我不想那么与众不同吗?家人之间各种误解和小心思始终把不说破不交流,明明相互担心彼此,却往往怕对方受伤害而选择沉默。整个学校只有她和哥哥两个亚洲肤色的小孩,所有师生似有非有的异样眼光,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莉迪亚真的可以找回真正的自己吗?正如这本书的书名,无声告白,无声的告白,会不会只会让误会加深,感情渐远?
❤❤❤❤
我觉得或许他们可以多几个像邻居白人杰克一样的朋友,简单、温柔、有爱。就算世人一直误解、纵然母亲过于忙碌,一周要值六个夜班。杰克还是单纯的想与内斯交朋友,他最初努力想化解内斯尴尬处境的行为反而刺激了内斯的自尊心,让内斯敌对多年。最终他留级之后与莉迪亚主动打招呼,也只是简单得觉得她是内斯的妹妹,在他心中,内斯很重要。他说“至少我不用别人来告诉我,我想要什么”,“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至少我不会一直让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至少我不害怕”。这个小孩,活得很透彻,才能如此潇洒。
当我被莉迪亚一家的相互模式和故事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杰克的每次出现,驾着车或者牵着狗,都会莫名让人觉得温暖,触碰到心里柔软的地方,就连他脸上渐渐淡下去的小雀斑都显得那么可爱。
❤❤❤❤❤
断断续续,就说这么多。期待在很多年后,杰克可以告诉内斯,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so many years...and now... I wanna you know..that ....I ...
❤❤在父母的淫威下,孩子们怎么才能做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丈夫、孩子和家庭的需要下,女性怎么才能坚持自己的目标、实现自我的价值?这些问题在书中被放大化,在当今社会,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书里最后的结局并没有说得很详细,但是却传达出,爱与理解,包容与交流,可以让整个家庭重新焕发生机,让读者看到了希望,至于事业的抉择、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等一系列问题都等待读者自己去揣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