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很多衣物,这件还挺新的,那件买的时候挺贵的,第三件说不定什么时候有机会再穿的……然后它们全部静静地在衣柜里呆着,不被你“临幸”,一天又一天,甚至一年又一年。
让你扔掉,你说,你不想那么浪费。什么是浪费?凡是留着但不再穿的,都是一种浪费,浪费衣物,也浪费空间,浪费你的精力。
什么是不浪费?物尽其用,就不会觉得浪费。要是你的衣服都是特别喜欢的,穿了很多次了,淘汰它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特别好的坦然感,这才是真不浪费。我不赞同买很多很多放家里,其实来不及临幸几回,你就会又有新款了。
提出“断舍离”的山下英子女士,提倡留下少而精美的东西,提倡只与美好相伴。
她用的喝水杯子是顶级瓷器,一个杯子加一个配套碟子就是1500元人民币。日常就这么使用的。
她只有十二套衣服,六套职业的,六套偏时尚的。但她连Max Mara的大衣都是两到三年就换的(卖二手处理了),日常衣物是免税店里的不太贵的(大约跟你常买的衣服品牌差不多或者略低一点),但她的日常衣物大约一年就淘汰了,因为要穿新的、时尚的、挺括有筋骨的衣服,凡是洗的有点变型的,松垮的,不鲜亮的衣服,通通爽快舍弃。
她的配饰(项链和手表是最爱)很多,每年为自己买一个,不淘汰,换着戴。
也就是说,她是精致的,永远与美好、有质感的物品相伴。东西确实少,但讲究品质和流动。不是说人人都一定要学她,而是说,有这样一种简单却讲究的生活方式。断舍离不是简单的“物品少”,更不是“控制物欲”。
提倡“少而精”,她不分季节(说日本冬季也到处有暖气,不需要刻意分季节,大衣之下,可以单薄),只持有12套衣物(棉袄和大衣不在此列),洗涤次数多,所以一年就会更新掉。她是逐渐逐件更新的,每个月会去购买一件新衣服,淘汰一件旧的,时时享受购物的乐趣,也时时可欣赏店铺里“上新”的衣物。每月买,从容地替换和流动物品,每月都买新的,而那新的衣物,对于店铺来说,也是新鲜的。所以断舍离并不是要求不买东西,而是力求少而精,永远与最喜欢的最美好的相伴。
12套衣服是山下英子的做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但总得有个大概的数,不能毫无节制地搬个商场回家。并不是说,你家里衣帽间大到像商场,买很多回来展示就没关系,也不是说,你很有钱,随意买也没关系。你当然可以买,可是毕竟每个人的时间是一样多的,超出量的部分,大多数时间都是放着的。等每季甚至每个月出了新款,你又想买,就必然有很多是穿不上的。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衣服是你的,但没有穿着的那些丢弃的时候你必然会有惋惜的。不肯丢掉是因为不想承受愧疚感,然后一直放着,就算衣帽间足够大,你持有的物品多,那也是一种挂念。(时尚博主、模特等公众人物不在此列)
流动,意味着更新,意味着保持对“新”的敏感和觉察。处理旧物也是一种心理暗示。“流动”的意义很大,不仅是物品,还有人和事,思维和观点。该抛下的抛下,该接纳的接纳。
这样的断舍离,是我欣赏和正在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