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再次追看解放战争大剧《大决战》,除了被剧中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们圈粉外,剧中小人物的表现,我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比如王翠云,面对未婚夫武雄关壮烈牺牲的悲惨状况,她没有被击垮,反而激发她积极投身到革命战争事业中。她积极带领村民们,为前线将士运送物资,鼓励有思想波动的战士。在她身上,因未婚夫牺牲带来的消极情绪,可以迅速转化为积极情绪,她斗志昂扬,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这种把消极情绪迅速转化为积极情绪的能力,是我最想拥有的。王翠云是怎么做到的呢?
《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的第6章,《积极情绪让我们百折不挠》里,给我们做出了解答。
这本书是美国积极心理学专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著作,书中就讲到了积极情绪可以抑制消极情绪的发展,让我们充满希望地看待挫折和失败,给我们从困难中恢复的力量,使我们更加坚韧和坚强。
作者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是北卡罗来纳大学杰出教授,积极情绪最杰出的研究者。2000年,因她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协会授予她坦普尔顿奖。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称她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天才。
1.积极情绪为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刹车
第6章书中,从美国”9.11“事件给人们带来消极情绪说起,告诉我们,艰难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消极情绪。消极情绪的狭窄思维,会把你拉上一个恶性循环,消耗你的生命。
此时我们有一种选择,可以在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中刹车并恢复过来。
积极情绪怎么给恶性循环刹车呢?
”9.11”事件之后,全美国范围内,几乎每个人都感到愤怒、悲哀和害怕。这些消极情绪,放在那个时候,是很正常的情感与生理的反应。不具备坚韧性格的人,这种反应会更加强烈。而那些具有意志品质坚韧性格的人,出现的消极情绪则比较少,甚至他们变得更乐观、更宁静、生活也更充实。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这是因为,具备韧性和不具备韧性的人之间,存在着积极情绪的差异。韧性和积极情绪携手并进,如果没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就不能复原。
王翠云,看似柔弱的支前女战士,在战火的洗礼与熏陶中,她的意志品质越来越坚韧。即使面对挚爱的未婚夫的壮烈牺牲,她也能很快用积极情绪抑制住汹涌而来的消极情绪。
在她面对那几个从国民党转变过来的战士的态度上,可见她意志品质的坚强,胸怀的宽广。王翠云的未婚夫是被国民党士兵打死的,但王翠云并没有把怨恨移架到那些刚从国民党转变过来的解放军战士身上,而是激励他们,要尽快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韧性与积极情绪,让人们在抑郁的恶性循环上刹住了车,并把这些人放到了促进成长的良性循环上。
2.如何提高韧性水平
作者认为,韧性是一种随时间增长的内在资源,而积极情绪会推动这一增长。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总结了提高韧性的方法。
有一段时间,作者丈夫做完腹部疝气手术后,产生了严重且极其痛苦的并发症而住院,而她需要工作,两个孩子尚小也需照顾。突如其来的灾难,还有忙不完的事情,让作者和她的丈夫都深感痛苦。
为了改变丈夫住院的糟糕环境,不让他在令人沮丧的环境中受罪。作者把盆栽、花卉等搬到了病房,还把丈夫喜爱的人物、场所、风景等照片,以及孩子的作品、奖品贴在病房的墙上。除了这些,作者甚至把医院的枕头换了,让丈夫每天用mp3欣赏音乐。可是 ,作者的这一切努力,并没有让她的丈夫病情好转,反而恶化成危及生命的肠阻塞了,急需手术治疗。
在情绪濒临崩溃之时,作者想到了求助朋友和邻居,让朋友照顾孩子,帮她出谋划策。朋友和邻居都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为她排忧解难。与他人的联系,让作者从恶性循环的坏情绪中逃脱出来,从而明白了,要想摆脱消极情绪,就要学会接受那些善良的举动和帮助。
在作者、朋友、邻居的帮助下,作者的丈夫振作起来,战胜了病魔。
作者的这段经历,说明韧性不仅仅靠个人的意志来获得,还可以从身边的朋友与邻居身上获得。因为他们的爱心和慷慨,渗透了作者的全身,让她能够避开消极情绪对她的影响;而作者又将自己的爱心和慷慨带给了病中的丈夫,让他保持振作并积极前进。
由此可见,韧性不单单是个体的资产,它还贯穿在社会结构中。要想提高自己的韧性水平,就要保持开敬,积极饮取来自他人的积极情绪。
无论是王翠云,还是本书作者,她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都是依靠积极情绪战胜了困难。积极情绪,真是让我们百折不挠的巨大能量!